-
邓继1,孙毅1,夏青2,李天麟3(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杭州谱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固定污染源NMHC-CEMS样品传输管线加热的必要性问题探究[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22,第3期
-
肖飞1,康增彦2,王维红1(新疆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中建三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A~2/O工艺脱氮除磷运行效果分析[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22,第3期
-
刘泽权1,2,李良3,宋敏1(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市土地储备中心).苏州储备地块土壤污染防治项目监理模式的实践与探讨[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22,第3期
-
嵇晓燕1,杨凯1,姚志鹏1,陈亚男1,安新国2,韩温诺2(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北京金水永利科技有限公司).地表水水质预警方法研究综述[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22,第3期
-
叶文显1,曾绍龙2(陕西国际商贸学院管理学院;杭州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关中平原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22,第3期
-
姜媛1,杨庆2,李海军1,邓若晨3,任永强1(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院;北京市地质环境监测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城市副中心海绵城市建设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22,第3期
-
鲁君1,2,黄成2,修光利1,马东翔3,李勇志4,梁兆锋5,赖勇生5(华东理工大学国家环境保护化工过程环境风险评价与控制重点实验室;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城市大气复合污染成因与防治重点实验室;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海市动力工程多相流动与传热重点实验室;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南华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基于轻型汽油车的燃油蒸发控制系统泄漏测试研究[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22,第3期
-
孙行荣,尹文华,龙世康,詹文森,赵波,李旭东,徐曼宁,黄汉明,黎玉清,韩静磊(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二噁英等POPs现场监测的部分问题探讨[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22,第3期
-
廖成浩1,2,姚昆3,曾艳1,2(南昌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南昌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西昌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安宁河流域土地生态安全动态评价与预测[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22,第2期
-
费坤1,汪甜甜1,邹文嵩2,张天恩1,高沪宁1,胡宏祥1,马友华1(农田生态保育与污染防控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安徽省北斗精准农业信息工程实验室安徽农业大学信息与计算机学院).土壤重金属污染空间插值及其验证方法研究综述[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22,第2期
-
郭春梅1,卞晨航1,孟冲2,黄梦娜1,马千里1(天津城建大学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天津生态城低碳体验中心碳排放及减碳潜力研究[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22,第2期
-
陈新星1,2,李洁1,2,张良瑜1,2,许磊1,2(江苏省南京环境监测中心;江苏省空气预警监测重点实验室).南京市冬季PM2.5中水溶性离子污染特征研究[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22,第2期
-
杨权1,杨羽佳2,张怡2,杨朝辉2(苏州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苏州科技大学地理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基于POI数据的河道水质空间分布与相关分析[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22,第2期
-
程龙1,董昊1,洪星园2,张红2(安徽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安徽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2011—2019年铜陵市酸雨状况变化趋势分析[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22,第2期
-
李苇苇1,薛发生2,明德1,罗杨1,向罗京1(湖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湖北省生态环境厅汉江生态环境监测中心).UPLC-MS/MS法分析土壤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的基质效应研究[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22,第2期
-
虞霖1,徐枫1,袁卫冕2,代倩子1,胡心慕1,范妙立1(太湖流域水文水资源监测中心(太湖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无锡瀚澜水利科技有限公司).UPLC-线性离子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中新烟碱类杀虫剂[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22,第2期
-
张梦雨,张康宁,刘玲花(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SPE-UPLC-MS/MS法测定地下水中多种农药残留[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22,第2期
-
龙彦宇,何成达,孙舟,朱强,张淼(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基于WATER9模型的城镇污水处理中VOCs排放量研究[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22,第2期
-
石勇丽1,2,3,刘素青1,卢婷婷1,曲亚辉1,曹翠1,张凯1,2,3(河南省煤炭地质勘察研究总院;自然资源部黄河流域中下游水土资源保护与修复重点实验室;河南省自然资源科技创新中心(水土生态修复治理研究)).加压流体萃取-GC/MS法测定土壤中半挥发性有机物[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22,第2期
-
魏艳1,2,赖静娴2,周启龙2,彭雨林3,姜继平4(平安数字信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深圳衡伟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坪山管理局;南方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污染源自动监测异常数据识别规则及处理方法探索[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22,第2期
-
肖飞,王维红(新疆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悬浮填料对干旱寒冷地区A~2/O工艺脱氮过程强化研究[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22,第2期
-
熊杰1,2,杨菊1,王若男2,何吉明2,曹阳2,李海霞2(成都理工大学;四川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甲醛空白值影响因素探讨[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22,第2期
-
魏小华,章嘉晴,魏竹秋(江苏省无锡环境监测中心).飞行时间质谱-GC-MS/MS法测定桂花中β-紫罗兰酮[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22,第2期
-
李敏,邓红艳,李文斌,董卓玛,庞婷,欧阳江明(西华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均质化莲子草根系分泌物对黏土吸附四环素的影响[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22,第2期
-
(新华社).联合国官员呼吁携手治理海洋塑料污染[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22,第2期
-
褚馨德1,2,贾伟2,3,张峻豪2,李净1(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青海省自然地理与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基于RSEI模型的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22,第1期
-
胡冠九1,2,徐明华3,高占啟1(国家环境保护地表水环境有机污染物监测分析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江苏省太湖水质监测中心站;江苏省农药协会).水中消毒副产物的监测方法研究进展[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22,第1期
-
闻译竣1,卢志贤2,李勇2(金昌市生态环境局;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金昌市不同季节大气颗粒物的传输路径和潜在源分析[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