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编辑部.编者按[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12期
-
李梅,李佳楠(湖南民族职业学院).民族地区乡村教师培养机制研究[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11期
-
袁川(贵州师范学院贵州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育科学学院).以高校科研服务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11期
-
胡敏1,王文贵2(喀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历史与文化研究基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新疆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常态化机制实施理路[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11期
-
陈飞1,宋彬2,陈延军1,李玉顺2(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后疫情时代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研究[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11期
-
刘静(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实验小学).文化共融视域下民族非遗资源进课堂的创新实践——以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实验小学为例[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11期
-
蓝贤发(南昌工学院宣传部).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红色基因教育的现状与展望——基于江西省高校的调查[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11期
-
卢立涛(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培养社会情感能力应成为教师教育的重要内容[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11期
-
许林(江苏省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新课标下的课堂规范应解放学生[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11期
-
滕文静1,申建良2,陈海鹏1,周伟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高等教育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发展规划处).强化高校有组织科研 聚焦服务区域发展需求[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11期
-
曾小勤1,许妍2,郦音悦2(上海交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学术发展与国际合作办公室).创新科研全链条的体制机制[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11期
-
朱才朝(重庆大学;重庆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重庆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加快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11期
-
万明钢(西北师范大学).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民族教育新时代的重大使命[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11期
-
杨晓梦(北京教育学院).中小学岗位设置管理的路径与方向[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11期
-
李景.让家委会回归协同育人本质[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11期
-
陈冬新(华中师范大学劳动教育研究中心).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耕读劳动+”育人体系的实践探索与理论反思[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11期
-
李大鹏1,2,刘震3(华中农业大学本科生院;华中农业大学教务处;华中农业大学本科生院实践教学管理处).涉农高校实施耕读教育的路径探索与实践——以华中农业大学为例[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11期
-
袁蓓1,王任良2(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中小学教研培训中心;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教育局协同创新中心).耕读劳动 万物为师——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耕读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11期
-
路茂方1,杨尔娟2,吴晓璐3(浙江省桐乡市教育局;浙江省桐乡市教育局基教科;浙江师范大学).区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11期
-
罗利群,高婉玉(云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江永女书:女性密文的“前世今生”[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11期
-
郝峰(江苏省教育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四个关系”的哲学基础[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11期
-
严纯华1,2,李玉民1,安娴3(兰州大学;中国科学院;兰州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以需求和问题为导向 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11期
-
孙晨琳.杭州市人民小学 笔墨绘初心 墨香溢校园[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11期
-
俞佳萍.杭州市人民小学 以武立德 培养强国少年[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11期
-
廖红.杭州市人民小学 “乐学慧玩”显活力 百年学府焕新彩[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11期
-
本刊编辑部.编者按[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11期
-
本刊编辑部.教育在新征程中要作出应有的新贡献[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11期
-
郑燕,王瑞雪(喀什大学中国语言学院).基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与普及[J].中国民族教育,2022,第10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