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王永进1,万荣2,张勋1,张禹1,刘龙腾3,王鲁民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大网目底拖网在稳定流场中的数值模拟[J].海洋渔业,2021,第2期
  • 张玉宁,章群,黄柏炎,宫亚运,罗纯,黄志基(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基于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的中国沿海缘边银鲈遗传多样性分析[J].海洋渔业,2021,第2期
  • 郑迪1,2,王倩1,王磊1,施兆鸿1,彭士明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东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肠道气泡堆积对银鲳组织抗氧化能力与溶菌酶活力的影响[J].海洋渔业,2021,第2期
  • 李大命,唐晟凯,刘燕山,谷先坤,殷稼雯,蒋琦辰,朱凛,李春宁,张彤晴,潘建林(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江苏省内陆水域渔业资源重点实验室).基于线粒体控制区的江苏湖鲚群体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J].海洋渔业,2021,第2期
  • 胡光照1,2,刘子俊1,2,朱国平1,2,3,4(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上海海洋大学极地研究中心;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极地海洋生态系统研究室;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现场模拟光照条件对南极大磷虾冬季耗氧率的影响研究[J].海洋渔业,2021,第2期
  • 鲍虞园1,2,叶国玲1,李银康1,2,谢木娇1,蓝军南1,2,颉晓勇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南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上海水产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鲎消化道发育组织学观察[J].海洋渔业,2021,第2期
  • 刘守海1,2,张海景3,陈耀辉1,4,季晓1,2,夏利花1,2,何彦龙1,2,秦玉涛1,2,张昊飞1,2(国家海洋局东海环境监测中心;自然资源部海洋生态监测与修复技术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局东海海洋环境调查勘察中心;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态与环境学院).0#柴油对大黄鱼早期生活阶段的急性毒性效应[J].海洋渔业,2021,第2期
  • 田镇1,2,陈爱华2,吴杨平2,陈素华2,张雨2,曹奕2,张志东1,2,李秋洁1,2(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文蛤转录组中微卫星位点生物信息分析[J].海洋渔业,2021,第2期
  • 尚晓金1,2,荣小军2,3,王印庚2,3,汪文俊2,3,刘福利2,3,廖梅杰2,3,张正2,3,李彬2,3,于永翔2,3(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海水养殖病害防治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一株条斑紫菜丝状体黄斑病致病菌病原学研究[J].海洋渔业,2021,第2期
  • 张书环1,吴金平2,褚志鹏2,许巧情3,何菊云4,金佳利2,陈细华2(贵州中医药大学鲟鱼健康养殖与药用价值研究中心;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淡水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赢创德固赛(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饲喂枯草芽孢杆菌对杂交鲟生长和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J].海洋渔业,2021,第1期
  • 王立萍1,2,叶展1,2,张亚群2,王巧欣1,2,李恒德2(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半滑舌鳎早期不同性别的形态差异及判别分析[J].海洋渔业,2021,第1期
  • 罗纯,章群,黄志基,张玉宁(暨南大学生态学系).中日沿海部分鱼类DNA条形码研究[J].海洋渔业,2021,第1期
  • 苏志星,岳彦峰,施兆鸿,彭士明,夏连军(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东海与远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六斑刺鲀仔稚鱼发育过程中消化酶和非特异性免疫因子的活性变化[J].海洋渔业,2021,第1期
  • 钱胡蕊1,朱国平1,2,3,4(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上海海洋大学极地研究中心;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极地海洋生态系统研究室上海海洋大学;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海洋大学).基于4种形态学技术的裘氏鳄头冰鱼与南极小带腭鱼耳石外型比较研究[J].海洋渔业,2021,第1期
  • 张林姿1,2,赵明1,2,张凤英2,王伟2,刘志强2,马春艳2,谌微2,王珂1,2,马凌波2(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远洋与极地渔业创新重点实验室).拟穴青蟹CYP302a1基因的克隆及表达模式分析[J].海洋渔业,2021,第1期
  • 李枝敏1,2,王元1,房文红1,周俊芳1,李新苍1(农业农村部东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水生动物病原库).虾肝肠胞虫4个孢壁蛋白基因的鉴定、序列特征及表达分析[J].海洋渔业,2021,第1期
  • 黄宣运1,2,3,4,杨光昕1,2,史永富1,2,黄冬梅1,2,叶洪丽1,2,蔡友琼1,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上海);上海海洋大学农业农村部鱼类营养与环境生态研究中心;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亚甲基蓝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J].海洋渔业,2021,第1期
  • 林东明1,2,3,4,宣思鹏1,陈新军1,2,3,4,5(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大洋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头足类鞘亚纲繁殖力研究进展[J].海洋渔业,2021,第1期
  • 徐文刚1,刘立明1,唐永政1,王九龙1,于文松2,征矢野清3,邹华锋4(烟台大学海洋学院;烟台市海洋经济研究院;長崎大学環東シナ海環境資源研究センター;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黑边石斑鱼体长、年龄与性成熟、性逆转的关系研究[J].海洋渔业,2021,第1期
  • 舒爱艳1,2,张敏1,余雯雯2,王越1,2,石建高2,王磊2,闵明华2(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可生物降解PLA刺网与传统PA刺网的物理性能和捕捞效率的比较分析[J].海洋渔业,2021,第1期
  • 王开立1,2,3,陈作志2,3,许友伟2,孙铭帅2,王欢欢2,蔡研聪2,张魁2,3,徐姗楠2,3(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外海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南海北部近海蓝圆鲹渔业生物学特征研究[J].海洋渔业,2021,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尾页 共有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