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汤荣光,李嘉霖(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人类文明新形态内在构造辨合[J].探索与争鸣,2023,第10期
-
顾红亮(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第二个结合”的方法论思考[J].探索与争鸣,2023,第10期
-
欧阳康(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研究所;教育部).“三大体系”构建:逻辑、现状与未来走向[J].探索与争鸣,2023,第10期
-
张艳国(江西师范大学中国社会转型研究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南昌师范学院).以中国问题为中心推进“三大体系”构建[J].探索与争鸣,2023,第10期
-
王公龙(中共上海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话语体系的建构需要研究视域的转换——以“全人类共同价值”研究为例[J].探索与争鸣,2023,第10期
-
冯建华(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中国传播学如何跨越新的“十字路口”[J].探索与争鸣,2023,第10期
-
丛日云1,马涛2(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迈向后民族主义的西方——后现代主义价值革命视角的考察[J].探索与争鸣,2023,第10期
-
赵晓航1,李建新2,3(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力资本存量的变化趋势与机会窗口[J].探索与争鸣,2023,第10期
-
范劲(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三体》的世界构成和宇宙道德——刘慈欣的宇宙社会学[J].探索与争鸣,2023,第10期
-
詹玲(杭州师范大学文艺批评研究院).后人类时代中国科幻小说创作的人学观面向[J].探索与争鸣,2023,第10期
-
黄力之1,顾红亮2,叶舒宪3,王宪昭4,徐兆寿5,展龙6,7,马建标8(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哲学教研部;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第二个结合”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构[J].探索与争鸣,2023,第10期
-
马勤勤(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从“兴女学”到马克思主义妇女观——黄璧魂与中国近代妇女运动考论[J].探索与争鸣,2023,第10期
-
黄力之(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哲学教研部).唯物史观视野下的“第二个结合”[J].探索与争鸣,2023,第10期
-
叶舒宪(上海交通大学).大历史的文化文本论——中华“和平”基因探源[J].探索与争鸣,2023,第10期
-
王宪昭(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第二个结合”与面向未来的传统文化创新[J].探索与争鸣,2023,第10期
-
展龙(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国家治理文明”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构[J].探索与争鸣,2023,第10期
-
马建标(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第二个结合”的历史渊源:一战、新文化运动与中华文明的现代转型[J].探索与争鸣,2023,第10期
-
屈文生1,徐琨捷2(华东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法律知识的全球环流与近代中国法形象的重塑——以《大理院判例要旨汇览正集》英译为中心[J].探索与争鸣,2023,第10期
-
冯婷(中共浙江省委党校社会学文化学教研部).优绩主义:价值、批判及其矫正[J].探索与争鸣,2023,第10期
-
徐国栋(厦门大学).扶养费请求权不受诉讼时效限制的三个理论误区及其矫正[J].探索与争鸣,2023,第10期
-
蔡恒进1,蔡天琪2(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情感及其智能实现[J].探索与争鸣,2023,第10期
-
徐兆寿(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中的问题与路径[J].探索与争鸣,2023,第10期
-
陈文江(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克服话语割裂:话语体系建设的“三重转换”与“四个关键”[J].探索与争鸣,2023,第10期
-
姚晓雷(浙江师范大学文学院).“历史化”实乃“未来化”——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历史化”范式的思考[J].探索与争鸣,2023,第9期
-
李凤亮(华南农业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全球城市文明典范研究院;中国文联).“三大体系”如何因应时代之变[J].探索与争鸣,2023,第9期
-
雷磊(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院).“三大体系”建设与“戴逸之问”的破解[J].探索与争鸣,2023,第9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