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林敏(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森鸥外文学中的近代化书写——《半日》《修建中》论[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4期
  • 田轩1,丁娜2(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金融推进共同富裕的基本逻辑与实践路径[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3期
  • 李舜臣(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释家别集的编纂、刊刻与流播述论[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3期
  • 李朝东(西北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客体化意向之综合充实的现象学特征[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3期
  • 乔晓楠(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关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自主理论体系的思考[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3期
  • 任保平(南京大学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新发展阶段我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实践路径与政策转型[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3期
  • 李永毅(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偏斜、自发性与偶然性:自由意志的自然主义解释[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3期
  • 顾明栋,陈晓明1,张法2,金惠敏2,刘洪涛3,李思屈4(美国达拉斯德州大学人文艺术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文学院;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重写文明史:为何重写,如何重写?(笔谈)[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3期
  • 刘亚丁(四川大学).俄罗斯人的民族认同 ——以俄罗斯文学的呈现及俄罗斯学者的阐释为检视点[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3期
  • 陈周旺(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包容性选举及其在当代中国的探索[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3期
  • 王笛(澳门大学).“啯匪”和“会匪”:哥老会起源的新思考[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3期
  • 熊良智,肖娇娇(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论“六笙诗”与古《诗》文本[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3期
  • 赵德云(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文化传播、萨满教“底层”与早期中国文化格局 ——童恩正“边地半月形文化传播带”再思[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3期
  • 何俊志(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抽签式选举:中国古代各民族的实践模式及其理论价值[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3期
  • 魏际刚(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高质量推进现代化产业强国建设[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3期
  • 李兆勇(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最好”与“最坏”的状态之间 ——从近代政治哲学视野出发考察马克思的社会批判[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3期
  • 陈晓明(北京大学中文系).关于"重写文明史"的思考[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3期
  • 张法(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文明史书写:总体结构与中国视角[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3期
  • 李思屈(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重写文明史与书写的有效性[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3期
  • 顾明栋(上海交通大学文学院).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一条可行路径[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3期
  • 金惠敏(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重写文明史"必将是"共写文明史"[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3期
  • 刘洪涛(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重写世界文明史/世界文学史的思想与方法[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3期
  • 刘红凛(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复旦大学党建研究院).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时代意蕴与实践取向[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5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