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郭飞1,2,赖鹏1,2,陈洋3,王秀娟1,2,夏栋4,曹妍1,2(湖北长江三峡滑坡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不同环境因子联接方法对崩岗易发性评价的影响[J].水土保持通报,2022,第5期
  • 刘朋1,2,崔耀平1,2,崔洋1,2,谭美秋1,2,史志方1,2,陈准3(河南大学黄河中下游数字地理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南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2000—2020年华北平原耕地综合价值及其时空变化[J].水土保持通报,2022,第5期
  • 张雨萌1,2,郭艳杰1,3,张丽娟1,3,刘婷1,2,吉艳芝1,3(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北省农田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河北农业大学邸洪杰土壤与环境实验室).生物炭配合深松对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的影响[J].水土保持通报,2022,第5期
  • 朱豪1,肖指柔1,明安刚2,3,滕金倩1,覃林1(广西大学林学院广西森林生态与保育重点实验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试验中心;广西友谊关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中国南亚热带乡土针阔树种人工林土壤不同形态铁铝氧化物对有机碳含量的影响[J].水土保持通报,2022,第5期
  • 李冰,周兴,陈海萍(南宁师范大学自然资源与测绘学院).2010—2019年中国乡村振兴与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耦合协调时空分布特征[J].水土保持通报,2022,第5期
  • 贾国栋,张龙齐,余新晓(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国家林草局重点实验室).生态修复的固碳机制、实现途径及碳中和对策[J].水土保持通报,2022,第5期
  • 张京生1,2,郜梦妍1,2,张煜森1,2,漆良华3,雷雅凯1,2(河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风景园林国际联合实验室;国际竹藤中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北京市共建竹藤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类干扰对生境质量的影响及空间优化策略[J].水土保持通报,2022,第5期
  • 李鑫1,邹长新2,陈艳梅1,刘亚楠1,李涵聪1(河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河北省环境变化遥感识别技术创新中心/河北省环境演变与生态建设重点实验室;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2000—2019年京津冀地区水源涵养功能时空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因素[J].水土保持通报,2022,第5期
  • 孟祥冬1,曾奕1,方怒放1,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地形和土地利用对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壤侵蚀速率的影响[J].水土保持通报,2022,第5期
  • 宋兆斌1,辛智鸣2,朱雅娟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沙漠林业试验中心).阿拉善高原荒漠植物资源及其特征[J].水土保持通报,2022,第5期
  • 段金贵1,王怀星2,姚姬璇1,王昕宇2,赵晓娟1,白旭龙1,田堪良1,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利部土保持研究所).黄土坡面的微生物矿化加固及抗侵蚀性能试验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22,第5期
  • 詹长根,吴金涛(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北省鄂州市湿地净初级生产力及固碳释氧量估算[J].水土保持通报,2022,第5期
  • 吴振华1,俞钦平1,王亚蓓1,白庆国2(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商学院;北京鹏升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景区扩容影响下的桂林市土地利用情景模拟与预测[J].水土保持通报,2022,第5期
  • 韩念龙1,2,刘子荣1,贾培宏1,张伟璇1(海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惠州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1996—2020年海南岛水源涵养量时空变化及地理探测[J].水土保持通报,2022,第5期
  • 朱逸凡1,2,何宏3,张文静1,2,杜尚海1,2(吉林大学地下水资源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吉林大学新能源与环境学院;长春市水务局).基于DPSIR-TOPSIS模型的长春市水资源脆弱性评价[J].水土保持通报,2022,第5期
  • 谢绮丽1,2,杨鑫1,2,郝利娜2(成都理工大学地球勘探与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2001—2020年三江源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水土保持通报,2022,第5期
  • 胡志强,宋孝玉,覃琳,刘辉,文望(西安理工大学省部共建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国家重点实验室).2001—2020年内陆干旱草原县域尺度植被NDVI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J].水土保持通报,2022,第5期
  • 陕永杰,苗圆,原卫利,魏绍康(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2015—2020年山西省晋中市耕地资源价值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J].水土保持通报,2022,第5期
  • 王萌1,郜学敏2,屈欣1,刘政鑫1,李继彦1(太原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晋中学院旅游管理系).柴达木盆地西南缘沙丘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J].水土保持通报,2022,第5期
  • 宋兆斌1,罗凤敏2,马媛2,李星2,辛智鸣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沙漠林业试验中心).乌兰布和—西鄂尔多斯荒漠草原过渡带典型灌木群落及其多样性[J].水土保持通报,2022,第5期
  • 周富宇1,高照良1,2,张帅1,李永红1,2,孙贯芳1,娄永才1,艾建卫1,刘文博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咸阳市涝池污染特征和水质现状[J].水土保持通报,2022,第5期
  • 黄偲祺1,喻君保1,朱晨璐1,杨帆1,武欣怡1,韩雪洁1,侯晓龙1,2,3(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南方红壤区水土保持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海峡两岸红壤区水土保持协同创新中心).红壤侵蚀区不同地层背景马尾松林土壤理化特性及细菌多样性[J].水土保持通报,2022,第5期
  • 仇实,于强,杨林哲,马骏,王戈,岳德鹏(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甘肃省土地沙化敏感性及生态空间网络优化[J].水土保持通报,2022,第5期
  • 张军民,荣城,董国松(广西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2000—2020年漓江流域生态服务价值时空分异[J].水土保持通报,2022,第5期
  • 高浩然1,2,周勇1,2,刘甲康1,2,王丽1,2,吴飞1,2,田杨1,2(华中师范大学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北省两种地形区耕地土壤肥力指标空间格局与主控因素[J].水土保持通报,2022,第5期
  • 王丽娟1,2,苏正安1,周涛1,2,张广兴3,王俊杰1,2,刘翊涵1,4,伍佐1,5(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山地表生过程与生态调控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四川兴景水利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四川农业大学水利水电学院).藏东南区梯田和复合坡耕地土壤侵蚀对有机碳和全氮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J].水土保持通报,2022,第5期
  • 刘晓民1,2,3,白嘉骏2,3,杨耀天2,3(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内蒙古黄河生态研究院;黄河流域内蒙段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治理协同创新中心).不同林分类型对鄂尔多斯市圪秋沟流域土壤碳库及稳定性的影响[J].水土保持通报,2022,第5期
  • 卜繁靖1,郭月峰1,祁伟2,张燕3,王皓月1,祁慧娟1(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学院;内蒙古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鄂尔多斯市林业和草原调查勘验中心).砒砂岩区三种沙棘根系特征与固土能力[J].水土保持通报,2022,第5期
  • 叶芸1,2,於冉1,2,万年顺1,2,程宏晟1,2,汪沁1,2,於忠祥1,2(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安徽农业大学国土资源研究所).长江经济带产业—碳排放—土地协同发展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22,第5期
  • 刘哲1,2,3,4,王欢元1,2,3,4,孙婴婴1,2,3,4,孙增慧1,2,3,4,张瑞庆1,2,3,4(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自然资源部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整治工程重点实验室;陕西地建土地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省土地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施用不同改良材料对黄土区空心村复垦土壤结构和有机质含量的影响[J].水土保持通报,2022,第5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1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