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许高建1,沈杰2,徐浩宇1(安徽农业大学信息与计算机学院;安徽建筑大学档案馆).基于Lab颜色空间下的小麦赤霉病图像分割[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21,第10期
  • 李菊,张富仓,王艳丽,赖珍林,李越鹏,严富来,王海东,郭金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旱区农业水土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灌水量和滴灌频率对甘肃省河西地区春玉米生长和水分利用的影响[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21,第10期
  • 许佳彬1,李翠霞1,2(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科学研究院).畜牧业产业集聚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黑龙江省例证[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21,第10期
  • 李侠1,2,叶诚诚2,3,张俊伶2,李海港4,王幼珊5(山西大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温州市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中心;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原与资源环境学院,内蒙古自治区土壤质量与养分资源重点实验室,草地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研究所).丛枝菌根真菌侵染指标与植物促生效应相关性分析[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21,第10期
  • 李淑艳,翟友邦,王小龙,李若晨,杨子涵,宋正河(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基于核密度估计的拖拉机传动轴载荷外推方法[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21,第10期
  • 许恒周,邢新泽(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非农就业、基本社会保险选择对宅基地流转的影响 ——基于2017年CRHPS追踪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21,第10期
  • 梅丽1,董雯怡2,周继华1,刘勤2,宋慧欣1,王俊英1(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农膜污染防控重点实验室).生物降解地膜的性能及在北京鲜食玉米和甘薯生产上的应用[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21,第10期
  • 张园,陈玉萍,丁士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农村空心化对农业技术进步的影响 ——劳动节约型还是土地节约型[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21,第10期
  • 张成,赵菲,李煬,张勇,王驰,耿照玉(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EGCG对急性热应激肉鸡抗氧化能力的影响[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21,第10期
  • 吴俊1,2,郭熙1,2,傅聪颖1,2,朱青1,2(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江西省鄱阳湖流域农业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南方丘陵区农村居民点离散度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以江西省鹰潭市为例[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21,第10期
  • 王铜1,李磊1,汪晓东1,薛丽华2,章建新1,苏文平1,王欢1(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播期对冬播春麦品种生育进程及产量品质的影响[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21,第10期
  • 薛信阳,韩一军(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国家农业市场研究中心).农机作业服务研究述评[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21,第10期
  • 白雅晖1,虞慧彬1,徐晓东1,武永军2,杨振超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对不同品种蚕豆芽苗菜生长期内产量、品质及相关性的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21,第10期
  • 李云哲,唐傲寒,刘学军(农田土壤污染防控与修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大气环境中二甲基硫的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21,第10期
  • 曾小青,李静茹,李澈(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考虑批次的可追溯食品冷链中污染源定位与追踪[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21,第10期
  • 杨森,段旭磊,裴亚欣,张海旭,陈想,梁婷婷,宋安东,陈红歌(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农业农村部农业微生物酶工程重点实验室).瞬时弹射式蒸汽爆破对玉米秸秆微贮营养成分和牛瘤胃营养物质消失率的影响[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21,第10期
  • 王浩,于港华,侯颖,侯思宇,韩渊怀,李红英,邢国芳(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小米硒含量近红外预测模型的建立与评价[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21,第10期
  • 王德欣1,吴萍1,2,季延海1,钟启文3,宋顺华1,张海军1,2,刘明池1,3,李海真1,2(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农业部华北地区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都市农业(北方)重点实验室,蔬菜种质改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京研益农(北京)种业科技有限公司;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西葫芦种子结构与发芽的关系以及提高种子质量的处理技术[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21,第10期
  • 王乐,陈何,肖昉,郑友峰,黄瑞丹,刘生财(福建农林大学园艺植物生物工程研究所).基于转录组的苋菜LBD基因家族鉴定及蓝光下的表达分析[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21,第10期
  • 陈明1,陈琛1,刘晨旭1,李伟1,李金龙1,焦炎炎1,张垚1,2,程德荷1,刘文欣1,陈绍江1(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国家玉米改良中心;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玉米杂交当代籽粒含水率遗传效应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21,第10期
  • 蒋锋1,陈趣2,陈青春1,张姿丽1,孙伟1,王晓明1,刘鹏飞1(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农业与生物学院;湛江市霞山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甜玉米小斑病抗性主效QTL挖掘[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21,第10期
  • 傅鑫森1,韩苗苗1,董元洋1,苗志强1,张俊珍1,杨玉1,李慧锋1,冯焱1,魏清宇1,张炳坤2,冀飞3,李建慧1(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美国金宝公司).新型复合氨基酸络合铁对肉鸡生产性能、血液指标和组织铁含量的影响[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21,第10期
  • 普金徽,覃李坤,顾招兵,毛华明,郭露露,张富兰,刘平,李林(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自渗牛床表层垫料对夏季奶水牛站立与躺卧行为的影响[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21,第10期
  • 李宇,赵湘媛,宋莹莹,孙梦茹,夏艳辉,袁虹霞,李洪连,王珂(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咖啡短体线虫不同种群对番茄的寄生性和致病性[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21,第10期
  • 张晓庆1,2,王梓凡1,参木友2,白海花1,塔娜1(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草业科学研究所,省部共建青稞和牦牛种质资源与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作物秸秆产量及综合利用现状分析[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21,第9期
  • 赵彦光,张斌,相德才,刘韶娜(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饲粮中添加复合益生菌对猪生长、粪便菌群及代谢产物的影响[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21,第9期
  • 王亚军1,郑晓冬2,方向明1(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留守经历对农村儿童长期发展影响的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21,第9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1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