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张建国,刘磊明.教育学人风采——陈桂生[J].现代教育论丛,2022,第3期
  • 《现代教育论丛》编辑部.《现代教育论丛》投稿指南[J].现代教育论丛,2022,第3期
  • 海子奕,程猛(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保研内卷生态及其非预期后果 ——双一流高校大学生保研历程的个案研究[J].现代教育论丛,2022,第2期
  • 姚训琪1,袁颢菁2,肖朝云1(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华南生态文明研究中心).高中生乡村“三同”劳动教育课程的育人价值[J].现代教育论丛,2022,第2期
  • 徐丹诚,薛海平(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学生参与影子教育存在邻里效应吗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分析[J].现代教育论丛,2022,第2期
  • 康乃馨1,徐文琪2,方征2(西安航空学院;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小学家长作业参与:方式、行为与改进[J].现代教育论丛,2022,第2期
  • 邓亮,张一帆(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我国课后服务政策工具选择及其优化——基于27份省级政策文本的计量分析[J].现代教育论丛,2022,第2期
  • 刘晓凤1,李研2(湖北经济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暨南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及高校竞争力:空间特征与驱动力识别[J].现代教育论丛,2022,第2期
  • 余晖,胡劲松(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双减”政策下的私人家教:无序风险与规范向度[J].现代教育论丛,2022,第2期
  • 丁钢(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高等研究院).教育行为与有限理性:基于行为经济学的思考[J].现代教育论丛,2022,第2期
  • 张礼永(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近代教育史家陈青之的生平与志业 ——兼论教育出版上的“陈青之现象”[J].现代教育论丛,2022,第2期
  • 彼得·麦克拉伦1,虞嘉琦2(美国查普曼大学教育研究院;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转码现实的后数字进路:对《后数字科学与教育》的回应[J].现代教育论丛,2022,第2期
  • 艾莉森·麦肯齐1,闫斐2(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香港教育大学国际教育学系).“后”之丰饶性与人际关系的腐蚀:对《后数字科学和教育》的回应[J].现代教育论丛,2022,第2期
  • 德里克·R·福特(美国迪堡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后数字声音教育学:回应《后数字科学与教育》[J].现代教育论丛,2022,第2期
  • 佩塔尔·扬德里克1,杰里米·诺克斯2,蒂娜·贝斯利3,托马斯·吕贝里4,尤哈·苏兰塔5,萨拉·海耶斯6(克罗地亚萨格勒布应用科学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中国北京师范大学;丹麦奥尔堡大学;芬兰坦佩雷大学;英国伍尔弗汉普顿大学).后数字科学与教育[J].现代教育论丛,2022,第2期
  • 林小英.《质性研究中的视觉资料》推介[J].现代教育论丛,2022,第2期
  • 孟祥斌1,王娴娴2,李广3(东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教育部应用统计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公平理论视域下我国中小学教师薪酬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基于《中国教师发展报告2019》的调查数据[J].现代教育论丛,2022,第1期
  • 张聪(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新时代师德建设的发展路向与方法论 ——基于全国师德建设优秀工作案例的分析[J].现代教育论丛,2022,第1期
  • 尹雅丽1,2,马早明3,佘永璇4(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赣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华南师范大学东南亚文化教育研究中心;深圳市龙华区龙腾学校).迈向“积极式”:澳大利亚公立中小学教育惩戒新动向[J].现代教育论丛,2022,第1期
  • 王文礼.在国家公园里开展的教师教育 ——教师-护林员-教师项目[J].现代教育论丛,2022,第1期
  • 林丹,李广(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师有偿补课:深层解读与化解之道[J].现代教育论丛,2022,第1期
  • 赵同友(温州大学教育学院).“家长主义”时代家校的权利边界、互动机制与教育公平[J].现代教育论丛,2022,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共有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