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程猛,张越(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学人风采——保罗·威利斯[J].现代教育论丛,2023,第3期
  • 张广君,黄洁(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学身体”研究:问题反思、方法论回归与观念重构[J].现代教育论丛,2023,第2期
  • 吴宏超,叶培,魏池欣(华南师范大学港澳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式义务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特征与实践路径[J].现代教育论丛,2023,第2期
  • 秦琴(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高等研究院).中国式现代化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构建刍议[J].现代教育论丛,2023,第2期
  • 徐巍(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美国联邦政府“干预”教育是否违宪?[J].现代教育论丛,2023,第2期
  • 宋春燕1,王晶晶2(华南师范大学职业教育学院;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高中生选科决策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广东的样本分析[J].现代教育论丛,2023,第2期
  • 叶雅萱(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他异与共同价值——全球化时代国际理解教育的范式转型与价值转向[J].现代教育论丛,2023,第2期
  • 曾文婕,周子仪(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从“育分”到“育人”——中国式教育评价现代化道路探析[J].现代教育论丛,2023,第2期
  • 肖金星(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物质丰裕时代德育的价值逻辑——兼论“后物质主义”价值观教育的必要与可能[J].现代教育论丛,2023,第2期
  • 张建国(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陈桂生教育概念研究平议[J].现代教育论丛,2023,第2期
  • 陈桂生(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育学逻辑框架[J].现代教育论丛,2023,第2期
  • 张姜坤(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从“确定性立场”到“确定性在场”——加速社会道德教育“不加速”的逻辑前提[J].现代教育论丛,2023,第2期
  • 方征,陈厚余,陈超(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连接与再情境化:校际专业学习共同体中教师学习的机制[J].现代教育论丛,2023,第1期
  • 孙刚成,徐艺心(延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百年乡村教师政策演进:历程、逻辑与取向[J].现代教育论丛,2023,第1期
  • 唐千千,杜成宪(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从“国文”到“国语”:一字之差背后的学科变革[J].现代教育论丛,2023,第1期
  • 涂诗万,陈晶莹(河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尊重个体的人:国际法视野下国际理解教育的核心[J].现代教育论丛,2023,第1期
  • 曹春平1,祝贺2(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观念史研究方法微谈[J].现代教育论丛,2023,第1期
  • 范云霞,孟晓宁(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民族志研究中的赫尔墨斯困境 ——以一项高考陪读文化的民族志研究为例[J].现代教育论丛,2023,第1期
  • 陈桂生.教育学概念辨析[J].现代教育论丛,2023,第1期
  • 林小英1,吴霞2(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为了找份好工作”:研究生社会时间安排的典型叙事[J].现代教育论丛,2023,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共有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