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永斌,汤文慧(甘肃省庄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陇东干旱半干旱区马铃薯新品种比较试验[J].中国马铃薯,2021,第3期
-
李梅1,2,田世龙1,2,胡新元3,李守强1,2,葛霞1,2,程建新1,2,田甲春1,2(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贮藏加工研究所;甘肃省果蔬贮藏加工技术创新中心;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不同生态区马铃薯品种(系)营养品质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中国马铃薯,2021,第3期
-
李德明1,2,罗磊1,2,姚彦红1,2,李亚杰1,2,董爱云1,2,刘惠霞1,2,李丰先1,2,牛彩萍1,2(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甘肃省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马铃薯新品种‘定薯6号’的选育[J].中国马铃薯,2021,第3期
-
曹贞菊,陈明俊,罗小波,尹旺,雷尊国,李飞(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贵州省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马铃薯细菌性病害及防治研究进展[J].中国马铃薯,2021,第3期
-
秦天元1,2,许德蓉1,2,王一好1,2,孙超1,2,毕真真1,2,刘玉汇1,2,张俊莲1,白江平1,2(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甘肃省作物遗传改良与栽培种创新重点实验室).马铃薯StSnRK2基因家族的鉴定与表达分析[J].中国马铃薯,2021,第3期
-
朱旭1,李楠1,杨春明1,李闯2,王忠伟2,贺红霞1(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植物研究所).中国马铃薯花药培养关键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马铃薯,2021,第3期
-
(《中国马铃薯》杂志编辑部).《中国马铃薯》杂志约稿函[J].中国马铃薯,2021,第3期
-
赵艳群,武奇伟,任飞娥,赵金瑞,赵文忠(榆林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马铃薯品种对早疫病、晚疫病和疮痂病的田间抗性评价[J].中国马铃薯,2021,第2期
-
张瑞瑞1,刘鸿雁1,2,刘克1,周显勇1,王雪雯1,罗凯2(贵州大学农学院;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不同土壤类型马铃薯对镉的富集转运差异研究[J].中国马铃薯,2021,第2期
-
于静,陈杨,樊明寿(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马铃薯氮素营养特性及氮肥管理[J].中国马铃薯,2021,第2期
-
王明1,王万兴2,何长征1,胡新喜1,熊兴耀2,秦玉芝1(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马铃薯脯氨酸转运体StProT3的序列结构及表达分析[J].中国马铃薯,2021,第2期
-
段艳凤1,文国宏2,Armstrong M R3,李广存1,金黎平1(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英国邓迪大学/詹姆斯赫顿研究所植物科学系).基于效应子E38识别与NB-LRR富集测序挖掘抗晚疫病马铃薯资源[J].中国马铃薯,2021,第2期
-
李德明1,2,罗磊1,2,姚彦红1,2,李亚杰1,2,董爱云1,2,刘惠霞1,2,李丰先1,2,牛彩萍1,2,范奕1,2(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甘肃省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马铃薯新品种‘定薯5号’的选育[J].中国马铃薯,2021,第2期
-
王乾1,2,崔长磊1,2,孙莎莎1,2,张志凯1,2,陈晓辉1,2,冯玉钿1,2,李兵3,董云忠4,胡柏耿1,2(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乐陵希森马铃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鲁甸新兴马铃薯开发公司;云南省会泽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南方马铃薯品种引种适应性评价[J].中国马铃薯,2021,第2期
-
朱展鹏1,蒋建霞1,傅欣雨1,曹嫱1,付志荣2,蔡兴奎3(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农业农村部马铃薯生物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马铃薯疮痂病抗病资源鉴定和药剂筛选[J].中国马铃薯,2021,第2期
-
赵明明,孙亚伟,胡新燕,陈晓光,李可,李卫华(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徐淮地区春播马铃薯品种(系)引进及比较试验[J].中国马铃薯,2021,第2期
-
高亚南1,李雅楠1,蒙美莲2,贺学勤1(内蒙古农业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NH4+-N:NO3--N对马铃薯品种‘冀张薯12’生长及糖类含量的影响[J].中国马铃薯,2021,第2期
-
方治国1,杨伟1,宿秀丽1,温海霞1,张杰1,沈辉2,王四清1(襄阳市农业科学院;襄阳市原种繁殖场).马铃薯芽前除草剂的筛选[J].中国马铃薯,2021,第2期
-
罗照霞,吕汰,王鹏,郭天顺,李芳弟,齐小东,窦俊焕,颉炜清(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天水市山旱地马铃薯新品种(系)引进及比较试验[J].中国马铃薯,2021,第2期
-
杨国霞(甘肃省天祝县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站).西北地区家用马铃薯贮藏窖的设计和应用[J].中国马铃薯,2021,第2期
-
(《中国马铃薯》杂志编辑部).《中国马铃薯》杂志约稿函[J].中国马铃薯,2021,第2期
-
刘菊,金黎平,徐建飞(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农业农村部薯类作物生物学和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温度影响马铃薯块茎形成的研究进展[J].中国马铃薯,2021,第1期
-
胡新元1,2,贾小霞2,3,4,刘石2,3,4,陈晓艳5,黄伟2,3,4,齐恩芳2,3,4(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甘肃省马铃薯种质资源创新工程实验室;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农业部西北旱作马铃薯科学观测实验站;哈密市伊州区种业研究开发中心).马铃薯病毒外壳蛋白融合基因转化马铃薯及其抗病性分析[J].中国马铃薯,2021,第1期
-
孙强1,白建明2,李再胜1,蒋加奇1,补雪梅1(攀枝花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攀枝花市马铃薯优质新品种引进筛选试验[J].中国马铃薯,2021,第1期
-
张宇新,王鹏程,张春雨,金光辉(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滴灌田‘大西洋’马铃薯种植密度对产量及效益影响[J].中国马铃薯,2021,第1期
-
魏旭言1,2,白艳菊3,张威3,高艳玲3,徐丽萍2,罗秋香1,2(东北林业大学东北盐碱植被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A病毒的研究进展[J].中国马铃薯,2021,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