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赵衍东,张克,杜秀敏,李子涵(河北大学教育学院).冒犯意图、报复方式的新颖性以及宽恕对反报复想法创造性的影响[J].心理科学,2023,第5期
  • (中国心理学会出版工作委员会;《Journal of Pacific Rim Psychology》编委会;《Psych Journal》编委会;《大众心理学》编委会;《社区心理学研究》编委会;《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编委会;《心理传记与质性心理学》编委会;《心理发展与教育》编委会;《心理技术与应用》编委会;《心理科学》编委会;《心理科学进展》编委会;《心理学》编委会;《心理学报》编委会;《心理学探新》编委会;《心理学通讯》编委会;《心理研究》编委会;《心理与行为研究》编委会;《应用心理学》编委会;《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编委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编委会;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潘菽图书馆).心理学开放科学苏州倡议[J].心理科学,2023,第5期
  • 刘思含1,伍新春1,2,王歆逸1,应洁峰1(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应用实验心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心理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应用心理学院).父母教养压力对教养投入的影响:配偶协同教养行为的调节效应[J].心理科学,2023,第4期
  • 王苗苗1,张捷1,胡文安2,聂琦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山东大学山东省人才发展战略研究院).双元领导对员工工作投入的双刃剑效应:权力距离的调节作用[J].心理科学,2023,第4期
  • 王子豪1,杨海波1,2,3(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学生心理发展与学习天津市高校社会科学实验室;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不同性别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焦虑与抑郁的症状网络差异[J].心理科学,2023,第4期
  • 郑柯君1,李妍1,梁丽婵1,陈欣银2,边玉芳1,3,4(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宾夕法尼亚大学教育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我国青少年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发展轨迹:社交淡漠和羞怯的作用[J].心理科学,2023,第4期
  • 徐子纯,依拉木江·阿布都艾尼,孙睿,周宵(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大学生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网络结构及其性别差异研究[J].心理科学,2023,第4期
  • 张小红,李红(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手语语音加工及其神经机制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23,第4期
  • 赵赛男1,2,李琳1,张俐娟1,王敬欣1(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临沂大学教育学院).预视对阅读中语境预测性效应的影响[J].心理科学,2023,第4期
  • 易佳琦1,刘志方1,仝文2,陈朝阳3(杭州师范大学心理(特教)系;山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阅读中词边界影响词汇加工的年老化研究:眼动证据[J].心理科学,2023,第4期
  • 潘鑫婷1,李奕彤1,熊佳妮1,张嘉琪1,刘艳艳1,李杰2,3,张禹1(北京体育大学心理学院;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认知与脑疾病研究中心;杭州师范大学心理科学研究院).返回抑制在三维空间中不同深度的扩散[J].心理科学,2023,第4期
  • 张环1,2,3,左天然2,刘一贝2,刘希平1,2,3,杨海波1,2,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学生心理发展与学习天津市高校社会科学实验室).社会分享型提取诱发遗忘发生的认知机制:抑制还是非抑制?[J].心理科学,2023,第4期
  • 李菲菲1,方海燕2,陈何1,刘宝根1(浙江师范大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浙江省温州市特殊教育学校).自闭症儿童的内隐学习假说:来自人工语法学习的证据[J].心理科学,2023,第4期
  • 徐泉1,2,刘博1,2,李姝1,2,3,姬鸣1,2,游旭群1,2(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陕西省行为与认知神经科学重点实验室;中国民航大学飞行分校).飞行员计划延续失误的心理机制[J].心理科学,2023,第4期
  • 杨婷1,2,赵鑫1,2,贺相春3,李恺岳2,曹纹靖2(甘肃省行为与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策略的使用对工作记忆训练迁移效应的影响[J].心理科学,2023,第4期
  • 杨伟平1,2,杨项富1,李胜楠1(湖北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湖北大学教育学院脑与认知研究中心).不同刺激条件下视听觉整合的年老化研究[J].心理科学,2023,第4期
  • 孔繁昌,夏宇娟,刘诏君,王美茹,李晓瑶(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暨湖北省人的发展与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媒体多任务行为影响认知控制:注意分散假说的证据[J].心理科学,2023,第4期
  • 牛冰钰1,2,黄俊3,李晔1,2,周兵平1,2,宫剑1,2,海曼1,2(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厦门五缘第二实验学校).解释水平对不公平事件判断的影响:公平敏感性的调节作用[J].心理科学,2023,第4期
  • 朱艳丽,孙静如(郑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物质主义对大学生整容手术态度的影响:身体监控和社交外表焦虑的双向中介作用[J].心理科学,2023,第4期
  • 陈福美1,赵云燕1,罗芮1,何然1,罗玉晗1,2(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父母—青少年对家庭亲密性的感知差异及其对青少年孤独感与攻击行为的影响:基于RSA模型的分析[J].心理科学,2023,第4期
  • 许文涛1,2,张蕾2,汪凤炎1,2(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亲亲相隐:检验道德认知的差序效应[J].心理科学,2023,第4期
  • 倪旭东,杨露琳,朱星魁(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职业呼唤对工作绩效的影响:情绪调节和职业弹性的多重中介作用[J].心理科学,2023,第4期
  • 汪大勋,肖清文,谭青蓉,蔡艳,涂冬波(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非补偿的非参数化多策略认知诊断方法:NCNPMSC方法开发[J].心理科学,2023,第4期
  • 刘正杰1,2,周小娟1,李青璇1,曾子洋1,李红3,张仲明1(西南大学心理学部;深圳大学心理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奖赏正波和晚期正电位联合预测抑郁倾向:基于ERP的研究[J].心理科学,2023,第4期
  • 郭震,贝衍沙,赵锦哲,焦丽颖,许燕(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应用实验心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心理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共享经济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信任的中介作用[J].心理科学,2023,第4期
  • 岳阳,姜英杰,龙翼婷,王凯玉(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奖赏预测误差对记忆辨别的影响:行为及眼动的证据[J].心理科学,2023,第4期
  • 申思怡,梅颖,王金霞,戴雨芊,吴奇,雷怡(四川师范大学脑与心理科学研究院).条件学习视角下的恐惧与厌恶[J].心理科学,2023,第4期
  • 陈思静1,汪昊1,杨莎莎2,朱玥3(浙江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大学经济学院;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利他性惩罚有利于惩罚者获取权力:一个演化的视角[J].心理科学,2023,第4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7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