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刘水,汪昕,吴智深.FRP筋-钢筋混合配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短期刚度计算方法[J].工程力学,2023,第A期
  • 凌育洪,汤怀鼎,周靖,温新贵.水平地震下RC剪力墙结构层间位移角限值评估[J].工程力学,2023,第A期
  • 吕辉,宋潮浪,董石麟,刘德旺,陶义雅.圆形五边形三四撑杆混合型开口索穹顶预应力态及多参数敏感度分析[J].工程力学,2023,第A期
  • 闫渤,李欢,李玲瑶,梁铭实,何旭辉.扁平箱梁阻力波动现象及其潜在机理[J].工程力学,2023,第A期
  • 王作虎,高小亮,王江北,申书洋.温度对FRP布粘贴砖砌体力学性能的影响[J].工程力学,2023,第A期
  • 郑旭,伊廷华,杨东辉,李宏男,周宇.中小跨径桥梁承载能力快速检测与虚拟评定方法研究[J].工程力学,2023,第A期
  • 陆向综,李传勋.径竖向渗流下竖井—碎石桩复合地基固结解[J].工程力学,2023,第A期
  • 高康,张皓炜,丛凡淇,侯士通,吴刚.基于卷积神经网络与DIC技术的装配式RC梁内部损伤识别研究[J].工程力学,2023,第A期
  • 张寒硕,卜凡民,聂建国,李延昌,刘宇飞,耿彬,马强.超长混凝土框架结构温度场模拟与温度效应研究[J].工程力学,2023,第A期
  • 史兆龙,李钢,董志骞,余丁浩,张晗,王睿.综合体建筑震后交通流线功能损失量化评估方法[J].工程力学,2023,第A期
  • 岳清瑞,陆新征,许镇,施钟淇,田源,顾栋炼,王罡.城市安全“风险源-承灾体-减灾力”理论框架[J].工程力学,2023,第A期
  • 管凌霄,徐长节,罗青,丁海滨,可文海.基于Kerr地基模型基坑开挖及降水引起的下卧隧道变形[J].工程力学,2023,第A期
  • 康迎杰,彭凌云,刘庆宽,马晓楠,白武越.近断层脉冲地震作用下调谐型阻尼器对隔震结构的减震控制[J].工程力学,2023,第A期
  • 李景哲,高鹏,詹炳根,胡焱博,沙慧玲,余其俊.基于球面DOG小波框架的骨料形状重构研究[J].工程力学,2023,第A期
  • 朱翔,王伟旭,李万润,王雪平,李显辉,李沛其,雷光泽.基于U形阻尼器的防撞吸能装置力学性能研究[J].工程力学,2023,第A期
  • 于远祥,贾少彬.施工扰动下含水锚固围岩分区破裂演化规律研究[J].工程力学,2023,第A期
  • 芦思羽,陈德,吴昊.FRP-混凝土界面动态剪切滑移模型[J].工程力学,2023,第A期
  • 邓文琴,查上,刘朵,张建东,胡楷文,顾建成.波形钢腹板工字钢组合梁极限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J].工程力学,2023,第A期
  • 陈鹏,徐龙河,谢行思.摩擦作用对组合碟形弹簧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J].工程力学,2023,第A期
  • 程时涛,何浩祥,程扬,田书宇.纤维编织网及改性混凝土增强RC梁性能分析和裂缝宽度计算[J].工程力学,2023,第A期
  • 黄成龙,李述涛,陈叶青,王振清.弹体侵彻混凝土后的反弹效应[J].工程力学,2023,第A期
  • 刘廷勇,张爱林,李久林.大跨度装配式脊杆环撑索穹顶预应力分布与结构性能研究[J].工程力学,2023,第A期
  • 向越,谭平,贺辉,陈倩敏.双阻尼模型调谐质量阻尼器在随机激励下的减震性能研究[J].工程力学,2023,第A期
  • 高芳芳,王文达,段胜耀.高温水冷后多壁碳纳米管混凝土动态力学性能和冲击破碎分形特征[J].工程力学,2023,第A期
  • 邓鹏海,刘泉声,卢海峰,徐浩然,纪杰.基于FDEM数值模拟的土石混合体力学特性及破坏行为研究[J].工程力学,2023,第A期
  • 赵程,李杨,孔维耀,孔庆钊,熊冰,桑笑晗,李颖.滩涂区超大口径柔性管道数字孪生监测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J].工程力学,2023,第A期
  • 朱前坤,周叙霖,杜永峰.基于无人机的支挡结构三维重建及全场位移监测[J].工程力学,2023,第A期
  • 周洲,韩淼,吕大刚,曾立静,于晓辉.考虑多损伤指标的RC框架结构主余震易损性分析[J].工程力学,2023,第A期
  • 江志伟,杨秀仁,李霞.强震区装配式和现浇地铁车站结构地震响应对比研究[J].工程力学,2023,第A期
  • 杜晓庆,鲁羿,董浩天,胡采瑶.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方柱表面风压时程预测[J].工程力学,2023,第A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21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