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成龙,谢嘉保,庄若彬,林灏杨,林乐晴,崔茹悦,武红鹏,郑华丹,董磊(暨南大学理工学院光电工程系;山西大学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2μm激光二极管和Herriott多光程吸收池的高灵敏二氧化碳气体传感器(特邀)[J].光子学报,2023,第10期
-
井越洋,李培丽,张亚杰,曹阳,陈羽(南京邮电大学电子与光学工程学院).基于液晶的广角太赫兹可调谐超表面吸波器[J].光子学报,2023,第10期
-
吴文敬,彭亮(浙大城市学院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一种基于交指电容裂环谐振器的差分微波传感器研究与设计(特邀)[J].光子学报,2023,第10期
-
王雪莹,张哲宁,皮明权,彭子航,郑传涛,宋芳,杨悦,王一丁(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吉林大学实验区;吉林省红外气体传感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片上中红外铟镓砷悬浮波导气体传感器[J].光子学报,2023,第10期
-
尚磊,邹林儿,杨熙飞,李乐,沈云(南昌大学物理与材料学院).基于AZ5214光致保护层的As2S3硫系脊型波导制备[J].光子学报,2023,第10期
-
张晓健,张权,兰桂莲,骆鹏,韦玮(重庆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光电技术及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资源与安全学院煤矿灾害动力学与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基于塔姆等离激元的硼烯近完美吸收器(特邀)[J].光子学报,2023,第10期
-
苏晓强,黄宇聪,李绍限,宋歌,许全(山西大同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微结构电磁功能材料省市共建山西省重点实验室;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智能微传感器与微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太赫兹研究中心).基于电磁诱导透明的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片上传感器(特邀)[J].光子学报,2023,第10期
-
刘加堂,李石磊,齐雅楠,陈帅(山东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基于单挡板的MDM波导侧向耦合谐振腔的Fano共振及传感特性[J].光子学报,2023,第10期
-
白天硕,王莞竹,张龙飞,张璇如,崔铁军(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南大学电磁空间科学与技术研究院;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东南大学微电子学院).基于人工局域表面等离激元的高灵敏传感研究进展(特邀)[J].光子学报,2023,第10期
-
郑怡雯,陈永璋,唐前浩,朱一新,于永芹,杜晨林,阮双琛(深圳技术大学广东省高校先进光学精密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深圳技术大学新材料与新能源学院;深圳技术大学中德智能制造学院).飞秒激光加工微悬臂梁薄膜光纤声波传感器[J].光子学报,2023,第10期
-
师月崇,李亚飞,宋芳,郑传涛,王一丁(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吉林省红外气体传感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硬件可重构近红外波长调制甲烷传感器及应用(特邀)[J].光子学报,2023,第10期
-
杜遇林,谢欣荣,陈红胜,高飞(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极端光学技术与仪器全国重点实验室量子信息交叉中心;浙江大学国际电磁科学院浙江大学分院国际联合创新中心).层级人工等离激元结构增强的太赫兹光电导天线(特邀)[J].光子学报,2023,第10期
-
朱恒亮,宋芳,张馨予,郑传涛,王一丁(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吉林大学实验区;吉林省红外气体传感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用于聚合物传感的表面增强红外银天线阵列[J].光子学报,2023,第10期
-
李俊慧,姚昊,邓佳瑶,陈开鑫(电子科技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基于铌酸锂薄膜波导的电光调谐光栅辅助定向耦合器研究[J].光子学报,2023,第10期
-
吴易豪,肖雪华,毕然,李雅丹,郑传涛,王一丁(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吉林大学实验区;吉林省红外气体传感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碲化铋红外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与光电性能(特邀)[J].光子学报,2023,第10期
-
汤宇,武保剑,严伟,文峰,邱昆(电子科技大学光纤传感与通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光交换芯片中串扰的相干特性研究[J].光子学报,2023,第10期
-
徐魁文,侯莎莎,邓皓千,苏江涛,李文钧(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射频电路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于Rytov积分近似的有限口径定量反演成像(特邀)[J].光子学报,2023,第10期
-
薛婷,黄建亮,鄢绍龙,张艳华,马文全(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半导体材料科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材料与光电研究中心).基于Ⅱ类超晶格的中波红外带间级联探测器(特邀)[J].光子学报,2023,第10期
-
岳建波,孙小强,王曼卓,孙朝阳,姚振涛,张越,王菲,张大明(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集成光电子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MZI结构的二氧化硅波导模式选择开关[J].光子学报,2023,第10期
-
周斌茹,马钰,张世晨,刘峰奇,陆全勇(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量子材料与器件研究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物理学院;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半导体材料科学重点实验室).面向片上传感量子级联激光器的研究进展(特邀)[J].光子学报,2023,第10期
-
刘舒曼,张锦川,叶小玲,刘俊岐,王利军,卓宁,翟慎强,李远,刘峰奇(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半导体材料科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材料与光电研究中心).单模带间级联激光器(特邀)[J].光子学报,2023,第10期
-
郑传涛,张锦川,徐速(吉林大学;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片上光学传感技术”专辑导读[J].光子学报,2023,第10期
-
《光子学报》编辑委员会.《光子学报》征稿简则[J].光子学报,2023,第10期
-
韩永成,张闻文,何伟基,陈钱(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基于自适应截断模拟曝光和无监督融合的低照度真彩色图像增强算法[J].光子学报,2023,第9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