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思宁,于东新(内蒙古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元好问传论》:“文史互证”的成功实践[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张军香(忻州师范学院中文系).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实习支教对语言扶贫的作用[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贾秀梅(山西大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德 昌家 功利:山西传统家训的文化意蕴[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姜雨(吉林大学文学院).金代沿边“路”的对外交往职能[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常思礼(复旦大学古籍研究所).孙绰玄学思想浅析[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蒋梦真(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维度下的生态治理审视[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姚宇舟(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明史·孙传庭传》史源及稿本问题探析——以《大明督师七省兵部尚书白谷孙公冯淑人同葬墓志铭》为中心[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刘振刚(内蒙古大学蒙古历史学系).《读史方舆纪要》考论[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李延梅,吴宇洁(延安大学文学院).山西灵石方言指示代词的特点[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杨海龙(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宋代集杜诗的递嬗历程及其诗学阐释[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周斌斌(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从沈从文到孙机:论沈从文“三重证据法”的影响[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张丽锋1,范茹歆2(长治学院中文系;长治学院外语系).论石道姑对礼教和欲望的穿越性阐释[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杨炎平(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基础部).媒体调解语言的语用学研究[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贾祎航(山西大学文学院).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对刘琨的诗歌批评[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武鸿锐(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遗山词题序与词之破体[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胡敏(湖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新时代英雄精神的弘扬路径探析[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翟宇婷1,王苗苗2(忻州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新时代大学生红色基因传承问题及对策——以忻州师范学院为例[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张瑞杰,李燕(忻州师范学院 中文系).论元好问易代出处对清初山西诗人的影响[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李虹(忻州师范学院 公外部).五台山英语语言景观标准化研究[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张明辉,王昕昱(辽宁师范大学 文学院).大连方言介词研究[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王自万(河南警察学院 警察管理系).汉语方言可能式的结构类型和组成类型[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王学斌(首都师范大学 历史学院).民国报刊媒体对女性自杀的新闻报道与舆论传播——以陈素芬自杀案为例[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陈珍,杨永康(山西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明代高僧妙峰福登生平行事考[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王守芝1,严寅春2(西安石油大学 人文学院;西藏民族大学 文学院).唐代山西刺史校补——以《秦晋豫新出墓志蒐佚》系列为中心[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赵丽华,王柳青(太原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特点及实践路径[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张春艳(西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全媒体时代下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探析[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郑伊翔(华中师范大学 文学院).《全宋文》补遗六则[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关琳琳(上海师范大学 人文学院).边缘知识分子刘大鹏生活考述——基于稿本《退想斋日记》的一种考察[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王辰龙(山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元好问题跋文论略[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22,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