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解娇1,高国荣2,赵敦厚3,关法春1,张大勇3,祝延立1,崔彦如1,孙宝学4(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村能源与生态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牙克石市畜牧工作站;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长春德胜宝农业有限公司).添加生物菌剂对低温条件下大豆幼苗生长的促进作用[J].大豆科学,2021,第4期
  • 马卫华1,申晋山1,武文卿1,宋怀磊1,李立新1,张瑞军2,卫保国2,黄家兴3(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山西农业大学农业基因资源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意大利蜜蜂和中华蜜蜂对大豆不育系授粉效果的比较[J].大豆科学,2021,第4期
  • 刘明1,2,吴迪1,来永才2,毕影东2,李炜2,刘淼2,王玲2,樊超2(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农学院;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遮光对野生大豆叶片形态及功能的影响[J].大豆科学,2021,第4期
  • 欧红艳,赵良忠,刘婷,车丽娜,伍涛,莫鑫,庾坤(邵阳学院食品与化学工程学院/豆制品加工与安全控制湖南省重点实验室).豆清饮料发酵及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及动力学研究[J].大豆科学,2021,第4期
  • 高荣静1,2,黄红3,姜宁3,刘新民3,孙晶2,卢聪2,王凤忠1,2(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大豆异黄酮对脂多糖诱导小鼠抑郁样行为的改善作用研究[J].大豆科学,2021,第4期
  • 张友朋1,刘玉升2(山东农业大学社会合作与成果转化处;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大豆蛋白薄膜改性技术研究进展[J].大豆科学,2021,第4期
  • 毕影东,刘淼,李炜,来永才,王玲,邸树峰,刘建新,樊超(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黑龙江省寒地野生大豆资源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纳豆专用新品种中龙小粒豆3号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J].大豆科学,2021,第4期
  • 易志杰,杨中路,张婵娟,袁松丽,郝青南,陈水莲,陈海峰,周新安(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农业部油料作物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夏大豆新品种油6019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J].大豆科学,2021,第4期
  • 王敏1,秦杰1,杨万明2,岳爱琴1,赵晋忠3,张永坡3,高春艳3,杜维俊1(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晋中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山西农业大学基础部).晋大88高匹配性强耐盐根瘤菌筛选[J].大豆科学,2021,第3期
  • 邵云,张杰,李春喜,马冠群,侯盟,马玥莹(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限氮条件下玉米、大豆、花生光能截获和干物质积累分析[J].大豆科学,2021,第3期
  • 曾维英,赖振光,谭玉荣,陈怀珠,陈文杰,梁江,孙祖东(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广西地方大豆种质资源的收集与评价鉴定筛选[J].大豆科学,2021,第3期
  • 田艺心,高凤菊,曹鹏鹏,高祺(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黄淮海高蛋白夏大豆新品种适宜种植密度研究[J].大豆科学,2021,第3期
  • 田鑫月,胡英露,王自杰,李文博,孙烨,高宇,史树森(吉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大豆离体器官饲养对点蜂缘蝽若虫生长发育的影响[J].大豆科学,2021,第3期
  • 张乐1,赵文文2,廖锦林3,郭静远1,邵华1,佘永新1,金芬1,王静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海南大学林学院;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基于QuEChERS-HPLC-MS方法的夏大豆中嗪草酮残留研究[J].大豆科学,2021,第3期
  • 任云芃1,吕思瑶1,朱登兆1,谷春梅1,于寒松1,2(吉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加工研究室).苷元型异黄酮与大豆分离蛋白相互作用研究[J].大豆科学,2021,第3期
  • 王迪,高宇,赵一瑾,李文博,许嘉嘉,史树森(吉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大豆黄蓟马的生物学特性及危害特征研究[J].大豆科学,2021,第3期
  • 张明明1,2,杨兴勇2,张勇2,薛红2,李微微2,宋雯雯1,吴存祥1,韩天富1(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黑龙江省克拜地区大豆救灾补种品种的选择[J].大豆科学,2021,第3期
  • 李登来,杨智勇,朱瑞,李良,于哲,吴莉芳(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动物生产及产品质量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重点实验室).大豆抗原蛋白对水生动物肠道健康的影响及改善对策[J].大豆科学,2021,第3期
  • 姬月梅,罗瑞萍,赵志刚,连金番(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银川综合试验站).春大豆新品种宁京豆7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J].大豆科学,2021,第3期
  • 祁平1,郑凯杰2,赵晓宇3,宋健1,王俊1,邱丽娟4,阎哲4(长江大学农学院;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黑龙江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国家农作物基因资源与遗传改良重大科学工程/农业部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根瘤菌侵染早期大豆根系的转录组分析[J].大豆科学,2021,第3期
  • 师立松,赵璇,付雅丽,李红雨,牛宁,李占军(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大豆GAPDH家族基因生物信息学及其逆境组织表达分析[J].大豆科学,2021,第3期
  • 张婷,马丽欣,刘俊,林晓雅,刘宝辉(广州大学分子遗传与进化研究中心/广州市重点实验室).大豆phyA下游基因预测和表达分析及敲除载体构建[J].大豆科学,2021,第3期
  • 林延慧1,徐冉2,朱红林1,唐力琼1,侯本军1,徐靖1(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海南省农作物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农业部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海南科学观测实验站;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大豆耐涝bHLH转录因子筛选及生物信息学分析[J].大豆科学,2021,第3期
  • 张野,张瀚竹,杜叶垚,宋阳(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过表达GmXTH1基因大豆对干旱胁迫的生理生化响应[J].大豆科学,2021,第3期
  • 齐广勋1,王英男2,袁翠平2,王玉民2,刘晓冬2,李玉秋2,董英山2,赵洪锟1(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基于SSR标记的不同地理生态型野生大豆遗传多样性分析[J].大豆科学,2021,第3期
  • 姚婷1,龙杰琦1,韩晓增2,苗淑杰1,乔云发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大气CO2浓度升高对东北主栽作物种子活力的影响[J].大豆科学,2021,第3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5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