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龚荣新1,鲁向晖1,2,张海娜1,2,王倩1,陈志琪1,杨宝城1,马露露1(南昌工程学院水利与生态工程学院;南昌工程学院江西省樟树繁育与开发利用工程研究中心).基于高光谱植被指数的大豆地上部生物量估算模型研究[J].大豆科学,2023,第3期
  • 张晨,陈汉,王志昂,董莎萌,王源超,叶文武(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农业农村部大豆病虫害防控重点实验室).大豆拟茎点种腐病菌Phomopsis longicolla荧光素酶标记菌株的制备及应用[J].大豆科学,2023,第3期
  • 陈思羽,朱红媛,王贞旭,乔睿,宋婉欣,于添(佳木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基于Python的大豆病害图像检测技术研究[J].大豆科学,2023,第3期
  • 孙艳辉1,2,李啟萌2,张利新2,武婷婷2,袁珊2,孙石2,陈庆山1,韩天富1,2(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大豆耐涝性研究进展[J].大豆科学,2023,第3期
  • 吕铭守,关钧元,刘琳琳,孙冰玉,黄雨洋,朱颖,朱秀清(哈尔滨商业大学食品工程学院/黑龙江省食品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益生菌发酵降解豆乳抗营养因子机制研究进展[J].大豆科学,2023,第3期
  • 梁建秋,于晓波,安建刚,曾召琼,杨文英,张明荣,吴海英(南充市农业科学院).套作高蛋白夏大豆新品种南夏豆46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大豆科学,2023,第3期
  • 李翠婷1,王琳琳1,李凤兰1,贺付蒙1,王雪1,李丽1,王丽娟1,冯旭1,2(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野生大豆GsEXPA3基因的生物信息学、逆境转录及毛状根转化分析[J].大豆科学,2023,第3期
  • 聂天明1,刘灿2,倪志勇2,于月华1(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新疆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大豆GmNAC120生物信息学分析及转录激活研究[J].大豆科学,2023,第3期
  • 刘鑫,李文辰,康越,齐泽铮,于璐,王芳(齐齐哈尔大学生命科学与农林学院/抗性基因工程与寒地生物多样性保护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大豆Glyma03g263000基因克隆、原核表达及纯化[J].大豆科学,2023,第3期
  • 杨梦诗1,倪志勇2,于月华1(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新疆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大豆GmNAC46生物信息学、转录自激活及组织表达分析[J].大豆科学,2023,第3期
  • 刘秀林1,张必弦1,韩旭达2,王金星3,王雪扬1,赵克臻1,何雯瑾1,韩忠友4(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黑龙江省八一农垦大学学院;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宾县裕农达农业科学研究所).大豆绥农10号的亲本谱系分析与育种利用[J].大豆科学,2023,第3期
  • 王吉权,钱昌,王福林,兰佳伟,齐思远(东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大西江农场种植模式对黑河43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J].大豆科学,2023,第3期
  • 杨钰莹1,司伟1,汤松2,陈渊3,张明荣4,马俊奎5,梁福琴6(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广西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南充市农业科学院;山西农业大学经济作物研究所;延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果园间套种大豆:生产现状、发展潜力与政策建议[J].大豆科学,2023,第2期
  • 孙帅1,易志杰2,袁松丽2,郝青南2,陈水莲2,陈海峰2,王贤智1,周新安2(云南大学农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油料作物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大豆骨干亲本中豆32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J].大豆科学,2023,第2期
  • 马晓宇1,2,王永斌2,张金波2,谭巍巍2,肖晖3,韩新春4,刘昭军2,王广金3(黑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农业微生物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黑龙江省寒区植物基因与生物发酵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黑龙江省作物与家畜分子育种实验室;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市爱辉区农业局).大豆诱变育种技术的研究进展[J].大豆科学,2023,第2期
  • 昝凯,陈亚光,申为民,徐淑霞,周青,王凤菊,郭海芳,李明军(安阳市农业科学院/河南省优质大豆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黄淮海夏大豆(南片)品种(系)农艺性状的综合分析及评价模型构建[J].大豆科学,2023,第2期
  • 刘长远1,王磊1,2,齐玉鑫1,孙晓环1,孙国宏1,白艳凤1,李文1,王燕平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国家大豆改良中心牡丹江试验站/牡丹江大豆研发中心;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大豆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国家大豆改良中心/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播期、密度及施肥量对牡豆15主要农艺性状和光合特性的影响[J].大豆科学,2023,第2期
  • 蒋龙刚1,2,史建硕1,2,郭丽1,2,任燕利1,2,潘丽佳1,3,王丽英1,2(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河北省肥料技术创新中心;河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不同氮磷钾水平对夏大豆产量与品质的影响[J].大豆科学,2023,第2期
  • 邓杰1,2,王文慧1,赵启慧3,蒋志慧1,张纪1,张凯迪1,张有利1,4(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黑龙江省现代农业栽培技术与作物种质改良重点实验室;北大荒集团黑龙江二龙山农场有限公司;农业农村部东北平原农业绿色低碳重点实验室).生物质炭施用量对大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大豆科学,2023,第2期
  • 刘浩,衣志刚,刘佳,厉志,陈亮,刘念析,董志敏(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大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早熟高产大豆新品种吉育209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大豆科学,2023,第2期
  • 吴树1,2,冉新月1,黄兴军1,张磊1,陈国栋1,吴全忠1,翟云龙1(塔里木大学农学院;北大荒集团黑龙江泰来农场有限公司).株行配置对南疆复播大豆生长和产量的影响[J].大豆科学,2023,第2期
  • 张莉,袁丽娟,向建军,廖且根,张大文,尹德凤,董秋洪(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研究所/农业农村部畜禽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南昌)/江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江西省菜用大豆蛋白营养评价及地区差异比较[J].大豆科学,2023,第2期
  • 郭美玲1,郭泰2,刘忠堂1,王志新2,郑伟2,李灿东2,徐杰飞2,赵星棋2(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国家大豆区域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佳木斯综合试验站/三江平原主要作物育种栽培重点实验室).合丰(合交、合农、佳豆)号系列大豆品种的亲本分析[J].大豆科学,2023,第2期
  • 卢珊,王福林(东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基于BP-LCO的大豆种植密度和施肥量优化[J].大豆科学,2023,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共有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