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多(云南大学文学院).本土化与泛化:图腾学说引进中国的知识考古[J].民俗研究,2023,第3期
-
王琴(中山大学中文系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草药有命”与“自我神化”:粤北瑶族医药从业者的道德重塑[J].民俗研究,2023,第3期
-
王宁,张静怡(苏州大学文学院).被售卖的美丽——“苏州瘦马”考[J].民俗研究,2023,第3期
-
施爱东(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学术研究的课题边界:以故事史研究为例[J].民俗研究,2023,第3期
-
江帆(沈阳音乐学院).从“地方”镜像到“故事里的中国”:本土故事的现代张力与意义[J].民俗研究,2023,第3期
-
朱家钰(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民俗学研究所).幻想故事中负向势能提供者的类型及功能[J].民俗研究,2023,第3期
-
张小军(凯里学院民族研究院).房、派、家:宗族单位与国家系谱——宋代谱牒与华南谱牒个案[J].民俗研究,2023,第3期
-
沈媛媛(山东大学艺术学院).明清弓鞋服饰民俗与女性身份建构——以明清俗曲民歌为中心[J].民俗研究,2023,第3期
-
林旻雯(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俗生活中的掷筊实践与衍变[J].民俗研究,2023,第3期
-
于沁可(山东大学儒家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离骚》服佩香草书写的观念来源[J].民俗研究,2023,第3期
-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钟敬文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会暨钟敬文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J].民俗研究,2023,第3期
-
陈泳超(北京大学中文系).论仪式文艺的功能导向[J].民俗研究,2023,第2期
-
戴靖怡,黄潇婷,孙晋坤(山东大学管理学院).自然景观激发文化认同的多元理论研究范式——以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标志性自然景观为例[J].民俗研究,2023,第2期
-
王兆峰,陈勤昌(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长征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化保护利用研究——以桑植红色民歌为例[J].民俗研究,2023,第2期
-
关是宇(北京大学中文系).仪式文艺的文类转换:以南通童子书为例[J].民俗研究,2023,第2期
-
凌鹏(北京大学社会学).“英雄气短”:论京剧《辕门斩子》中的“情理”秩序[J].民俗研究,2023,第2期
-
赵丙祥(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出山:华北民间年画中的英雄史开端[J].民俗研究,2023,第2期
-
裘兆远(苏州大学文学院).太湖流域五圣传说的水上传统[J].民俗研究,2023,第2期
-
白若思1,2,李雁林1(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中国常熟现代“讲经”表演传统中的《西瓜宝卷》[J].民俗研究,2023,第2期
-
李梦(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宝卷与泰山后石坞:仪式文艺与信仰生活的互塑[J].民俗研究,2023,第2期
-
禚柏红1,方辉2(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文物古迹处;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大运河山东段为例[J].民俗研究,2023,第2期
-
舒瑜(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国王的生命史与民间的修行——从年龄组看云南大理社会的整体演进机制[J].民俗研究,2023,第2期
-
许卢峰(法国国立东方语言与文明学院).放火的皇帝与革命的会党:清末民初“火烧少林寺”神话的再解析[J].民俗研究,2023,第2期
-
李达.《旧物的灵魂》展现“有温度的田野”[J].民俗研究,2023,第2期
-
黄永林,李媛媛(华中师范大学).新世纪以来中国非遗保护政策发展逻辑及未来取向[J].民俗研究,2023,第1期
-
韩若冰(山东大学管理学院).礼俗同构与礼俗互动传统的当代价值[J].民俗研究,2023,第1期
-
王方晗1,王璐璐2(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以人为本遗产理念下的中国国家文化公园实践[J].民俗研究,2023,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