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亮1,2,潘蓉2,骆鹏3,路雨2(北京工业大学;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我国核电厂设计中考虑的自然灾害综述与建议1[J].震灾防御技术,2021,第2期
-
丁毅1,王玉石2,3,王宁1,张立宝1(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与工程安全减灾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表/井下反应谱比值非线性统计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1[J].震灾防御技术,2021,第2期
-
张翼,周妍,许娟,宴金旭,唐姝娅,陈维锋(四川省地震局).基于用户需求的地震应急信息服务特征研究1[J].震灾防御技术,2021,第1期
-
李姜1,2,张合1,刘志辉1(河北省地震局石家庄0500212)河北省地震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张家口地区精细化地震灾害风险评估1[J].震灾防御技术,2021,第1期
-
陈文斌1,庄海洋1,李晟1,陈苏2(南京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南京2100092)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基于柱顶隔震的3 层3 跨地铁地下车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1[J].震灾防御技术,2021,第1期
-
李小军1,2,李娜1,陈苏2(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学部;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海域地震区划及关键问题研究1[J].震灾防御技术,2021,第1期
-
肖亮,俞言祥(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俯冲带板缘与板内地震长周期地震动参数预测模型研究1[J].震灾防御技术,2021,第1期
-
黎益仕1,林碧苍2,陈华静1,卢海燕1,王秀1,赵凤新1,吴健1,张令心3,占伟伟1(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中国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基于灾害风险管理的震害防御业务体系架构建立1[J].震灾防御技术,2021,第1期
-
郁雯1,2,刘杰1,2,刘航1,2,李凯1,2(河北省土木工程诊断.改造与抗灾重点实验室).连续型隔振屏障在高速铁路环境振动问题治理中的应用研究1[J].震灾防御技术,2021,第1期
-
周旭彤1,2,胡进军1,2,谭景阳1,2,崔鑫1,2(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基于HVSR 的DONET1 海底地震动场地效应研究1[J].震灾防御技术,2021,第1期
-
高战武1,缑亚森1,钟慧1,任治坤2,周本刚2,徐杰2(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中国东部海域断裂构造格架与地震活动研究1[J].震灾防御技术,2021,第1期
-
王玉铃,权登州,柴少波,卜永红,王毅红(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黄土场地地铁车站振动台试验方案设计与研究1[J].震灾防御技术,2021,第1期
-
徐伟进1,李雪婧1,谢卓娟2,吕悦军2,高战武3(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强地震学研究室;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地震灾害研究室;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中国海域及邻区地震时间分布特征研究1[J].震灾防御技术,2021,第1期
-
王笃国1,尤红兵1,张合2,吕国军2(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河北省地震局).海域不同类别场地地震动参数变化规律研究1[J].震灾防御技术,2021,第1期
-
戴波1,赵启光1,张敏1,张扬1,周晓成2(江苏省地震局南京2100002)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郯庐断裂带宿迁段合欢路土壤氡分布特征与迁移特征的数值模拟1[J].震灾防御技术,2021,第1期
-
朱孟浩1,闵伟1,刘金瑞1,任治坤1,冯英辞2,3(中国地震局地震与火山灾害重点实验室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南海海洋研究所).苏北—滨海断裂北段最新活动时代研究1[J].震灾防御技术,2021,第1期
-
李峰1,环文林2(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粤东滨海断裂带第四纪活动特征研究1[J].震灾防御技术,2021,第1期
-
周星源1,彭艳菊1,方怡1,赵庆凯2,柳扬斌2,黄帅1,吕悦军1(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渤海海域软土层土对地震动参数的影响研究1[J].震灾防御技术,2021,第1期
-
沈银澜1,2,周敬轩1,2,王利辉1,2,刘辉3,周海宾4,5,吴震东1,2,宫逸飞1,2(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与工程安全减灾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工业大学工程抗震与结构诊治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科学技术研究所;木材工业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北方村落木结构民居榫卯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1[J].震灾防御技术,2021,第1期
-
赵真1,郭红梅1,张莹1,廖华1,刘军2,孙艳萍3(四川省地震局成都6100412)贵州省地震局贵阳5500003)甘肃省地震局).基于ArcGIS Engine 的地震烈度图动态快速制图系统设计与实现1[J].震灾防御技术,2021,第1期
-
张原硕,曹彦波,王茜,邓树荣,杜浩国,张方浩(云南省地震局).地震应急信息产品需求差异化分析 ——以云南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单位为例1[J].震灾防御技术,2021,第1期
-
王洪1,王成虎1,高桂云1,陈念1,周昊1,安易飞2(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地壳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青海共和盆地地应力状态与断层稳定性分析1[J].震灾防御技术,2021,第1期
-
董绍鹏1,温增平2,任治坤1,李正芳1,高战武3(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活动构造与火山重点实验室).潜源划分进展及我国海域和邻近海域区划潜源划分问题研究1[J].震灾防御技术,2021,第1期
-
李昌珑1,2,温增平1(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局乌鲁木齐中亚地震研究所).考虑俯冲带潜在震源区的地震危险性算法研究及在中国海域的应用1[J].震灾防御技术,2021,第1期
-
李小军1,2,李娜1,王巨科2,朱俊1,张斌1(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学部;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场地地震动水平/竖向谱比与地表/基底谱比差异及修正水平/竖向谱比法研究1[J].震灾防御技术,2021,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