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凡(浙江音乐学院).红氍毹之外的印痕——再识《梅兰芳访美京剧图谱·乐器画轴》[J].中国音乐,2023,第4期
-
黄婉(上海音乐学院).“心茧”上歌唱——冲绳“三线日”(2022)节庆表演中的声音档案、历史记忆与和平行动[J].中国音乐,2023,第4期
-
刘畅(内蒙古民族大学音乐学院).中西合璧 多样融合——李滨扬《落日湖》的“一体化”创作思维[J].中国音乐,2023,第4期
-
石莹(中国音乐学院附中;中国音乐学院).中国传统音乐“活态教学”模式构建与反思——以中国音乐学院附中教学实践为例[J].中国音乐,2023,第4期
-
胡晓丹(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摩尼教器乐丛考——兼论“答腊”之词源[J].中国音乐,2023,第4期
-
李霖(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南科技大学黎锦晖音乐学院).周代礼乐表演与乐教教化的融通[J].中国音乐,2023,第4期
-
明虹(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俄罗斯歌剧《官员之子》中的晚清中国形象考察[J].中国音乐,2023,第4期
-
马达(莆田学院音乐学院).中国音乐教育学博士学位论文述评[J].中国音乐,2023,第4期
-
方建军(郑州大学;天津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音乐考古与音乐史研究的经典之作——《李纯一全集》序[J].中国音乐,2023,第4期
-
祁明芳(西北师范大学).一生一事只为心中的信仰——评高德祥、陈雪静著作《敦煌乐舞大典》[J].中国音乐,2023,第4期
-
潘大龙(赤峰学院文学院).李文利《大乐律吕元声》考略[J].中国音乐,2023,第4期
-
张华丽(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国际音乐教育研究的热点和特征(2006—2022)——以“国际音乐教育学会”及其期刊《国际音乐教育杂志》高被引论文为研究文本[J].中国音乐,2023,第4期
-
(中国艺术研究院).第二届“杨荫浏音乐学术提名”揭晓[J].中国音乐,2023,第4期
-
《中国音乐》编辑部(《中国音乐》编辑部).《中国音乐》第五届音乐学硕博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评选通知[J].中国音乐,2023,第4期
-
高丙中1,2,3,刘嵘4,3(中国音乐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国音乐学院中国乐派研究院).民族志方法要义[J].中国音乐,2023,第3期
-
肖璇(中国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国音乐研究基地).唱在边缘——对歌中的两性交往习俗[J].中国音乐,2023,第3期
-
潘妍娜(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传统重构与“华人性”变迁——新加坡华人粤剧表演中的新现象及文化阐释[J].中国音乐,2023,第3期
-
杨琛(云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管乐器共鸣器研究[J].中国音乐,2023,第3期
-
周天星(韩山师范学院音乐学院).论潮剧“轻六调”“重六调”的声腔属性——兼及“二四谱”的产生[J].中国音乐,2023,第3期
-
鲍开恺(苏州科技大学文学院).时代选择与文化使命——晚清民国工尺谱与昆曲传承之关系[J].中国音乐,2023,第3期
-
方雪扬(天津师范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青铜乐器铎与“金铎”“木铎”及音响模拟实验[J].中国音乐,2023,第3期
-
何亚男(合肥师范学院音乐学院).陈晓勇《喑、晰、逸》中音响细胞体的空间、音色和时间设计[J].中国音乐,2023,第3期
-
张烁,傅聪(北京教育学院音乐系).20世纪下半叶中国民歌交响化改编的历程、意义与启示[J].中国音乐,2023,第3期
-
薛娟(山西大学音乐学院).“显性因素”与“隐性因素”在二度创作中的切要功用——以艺术歌曲《枉凝眉》为例[J].中国音乐,2023,第3期
-
姚慧(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口头传统研究中心).交流框架中格萨(斯)尔音乐的叙事指涉[J].中国音乐,2023,第3期
-
留生1,2,孙兆磊3(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曲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陈歌辛艺术歌曲《惯于长夜过春时》的历史解读与音乐分析[J].中国音乐,2023,第3期
-
朱玉江(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我国当代比较音乐教育研究的现象学审思[J].中国音乐,2023,第3期
-
魏育鲲(西安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知识阶层”介入民间音乐保护的问题——从“传习馆”到“源生坊”与反思[J].中国音乐,2023,第3期
-
王子初1,杨明2(郑州大学音乐学院、音乐考古研究院;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实验音乐考古在中国[J].中国音乐,2023,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