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亮(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青年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新媒体时代青年政治认同的挑战与实现路径[J].中国编辑,2022,第9期
-
呙艳妮(湖南科技学院学报编辑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学报高质量特色发展研究[J].中国编辑,2022,第9期
-
周丽锦,谌知翼(北京大学出版社;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国内传播学译著的现状及其成因研究:基于2000—2019年数据的分析[J].中国编辑,2022,第9期
-
金诚(《高教发展与评估》杂志社).同行评议、研究发表与学术不端行为——读贾德森的《大背叛:科学中的欺诈》札记[J].中国编辑,2022,第9期
-
赵亚可(高等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我国图书版权贸易的发展趋势及对策[J].中国编辑,2022,第9期
-
郑骊君(高等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数字化战略下网络育人平台的内容创新与编辑职业素养提升[J].中国编辑,2022,第9期
-
范军,王平(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新时代古籍出版事业的战略机遇、有利条件和发展路径[J].中国编辑,2022,第9期
-
马爱梅(中国水利水电出版传媒集团).出版融合推动黄河文化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编辑,2022,第9期
-
王韵,张叶(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非同质化通证技术赋能数字版权保护的应用优势与实践策略[J].中国编辑,2022,第8期
-
胡正荣,王天瑞(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能力与价值:新时代国际传播人才队伍培养的关键[J].中国编辑,2022,第8期
-
周国清,唐永亮(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互动逻辑与建构取向:编辑主体身份认同论略[J].中国编辑,2022,第8期
-
巢乃鹏,王胤琦(深圳大学传播学院).主流媒体对网络内容生态治理的价值和能力[J].中国编辑,2022,第8期
-
张超(山东大学文化传播学院).主流媒体海外社交平台讲好中国故事的提升路径[J].中国编辑,2022,第8期
-
刘玲武,曹念童(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高校出版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北京印刷学院等18所高校为例[J].中国编辑,2022,第8期
-
卢迪,林芝瑶,庄蜀丹(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媒体研究院).从5G+融合媒体到媒体融合+5G——先进技术驱动下的媒体深度融合发展[J].中国编辑,2022,第8期
-
万安伦,张小凡,曹培培(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华侨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互联网内容平台评审制度的进化与把关人的转向[J].中国编辑,2022,第8期
-
钱晓文(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内涵、实践特征与优化路径[J].中国编辑,2022,第8期
-
朱飞虎,张晓锋(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全民阅读视域下的有声阅读:痛点问题、核心价值与未来进路[J].中国编辑,2022,第8期
-
胡钰,赵晋乙(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法律体系视角下的中国媒体角色研究[J].中国编辑,2022,第8期
-
丁子涵(大象出版社).地方出版社做强做亮做活主题出版路径探索[J].中国编辑,2022,第8期
-
袁亚春(浙江大学出版社).高质量发展视域下出版业人才工作的几点思考[J].中国编辑,2022,第8期
-
毛红斌,彭晓兰(高等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九江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制图类教材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首届全国优秀教材《机械制图与CAD》为例[J].中国编辑,2022,第8期
-
王爱玲(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双减”政策下教育类学术期刊的主题策划[J].中国编辑,2022,第8期
-
杨晓娟(高等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材编辑应强化四种意识[J].中国编辑,2022,第8期
-
张秀宁(南京邮电大学期刊社).知识付费时代学术期刊的功能延伸——学者“出圈”的启示[J].中国编辑,2022,第8期
-
徐敬宏,袁宇航,巩见坤(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马来西亚大学新闻传播系).中国国际传播实践的话语困境与路径创新——基于文化语境的思考[J].中国编辑,2022,第7期
-
田香凝,曾祥敏(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我国主流媒体的国际传播平台建设[J].中国编辑,2022,第7期
-
曾丽红,李萍(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介入与连接:数字时代建设性新闻的操作理念与实践路径[J].中国编辑,2022,第7期
-
余红,邓琴玲玉(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弥合与创新:智能化国际传播体系构建新路径[J].中国编辑,2022,第7期
-
张涛甫,翁之颢(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业如何再结构化:基于广义价值的思考[J].中国编辑,2022,第7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