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辉,梁高波,耿琳莹,魏勋(中国洛阳电子装备试验中心;中国洛阳电子装备试验中心;中国洛阳电子装备试验中心;中国洛阳电子装备试验中心).北斗用户机复杂电磁环境适应性试验评估方法[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9,第10期
-
张东民,廖成,邓小川,冯菊(西南交通大学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研究所;西南交通大学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研究所;西南交通大学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研究所;西南交通大学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研究所).基于抛物方程的海陆环境信号时延与到达角估计[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9,第10期
-
杨浩1,闫二艳1,2,郑强林1,石小燕1,鲍向阳1,胡海鹰1,刘忠1(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高功率微波技术重点实验室).临近空间高功率微波辐照放电试验技术[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9,第10期
-
王贵林,张朝辉,孙奇志,杨雯捷,计策,丰树平(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流体物理研究所,脉冲功率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流体物理研究所,脉冲功率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流体物理研究所,脉冲功率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流体物理研究所,脉冲功率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流体物理研究所,脉冲功率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流体物理研究所,脉冲功率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聚龙一号装置的强电磁干扰对PDV的影响研究[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9,第10期
-
孙会芳,张玲玉,董志伟,周海京(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圆柱腔体光电输运的蒙特卡罗模拟[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9,第10期
-
唐朝京(国防科技大学 电子科学学院).网电对抗下的复杂电磁环境再认识[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9,第10期
-
丁桥1,程磊1,2,李雨锴1(成都新欣神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网络信息安全有限公司).一种传导电磁泄漏源的等效模型研究[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9,第10期
-
杜赫庭1,2,3,刘爱民1,2,3,曹涧秋1,2,3,潘志勇1,2,3,黄值河1,2,3,王小林1,2,3,许晓军1,2,3,陈金宝1,2,3(国防科技大学前沿交叉学科学院;高能激光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大功率光纤激光湖南省协同创新中心).自主研发的976nm波段全光纤激光器实现了100W量级功率输出[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9,第10期
-
汪道友(《强》刊编辑部).亚洲电磁学国际会议(ASIAEM 2019)在西安召开[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9,第10期
-
汪连栋.“复杂电磁环境技术”专辑出版前言[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9,第10期
-
(《强激光与粒子束》编辑部).投稿须知[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9,第10期
-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7年版编委会).《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入编通知[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9,第10期
-
樊玉琦1,2,温鹏飞1,3,许雄3,郭丹1,刘瑜岚1(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工业安全与应急技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电子信息系统复杂电磁环境效应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雷达目标航迹识别研究[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9,第9期
-
梁孙根1,胡淼1,张春洋2,胡晓粉2,毕洲洋2,李齐良1,卢旸1,毕美华1,杨国伟1,周雪芳1(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防化研究院).基于近焦点非球面透镜的LED均匀照明设计[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9,第9期
-
姜松,吴彤,李孜,饶俊峰(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MHz高压脉冲电源设计[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9,第9期
-
胡泊,郭斯茂,王冠博,钱达志,郭玉川,余恒(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CMRR堆内高温高压辐照考验回路典型事故分析[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9,第9期
-
徐子媛1,王岳亮2,赵元安1,邵建达1(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薄膜光学实验室;广东省新材料研究所现代材料表面工程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不同脉冲宽度355 nm波长激光诱导DKDP晶体损伤特性[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9,第9期
-
王之琢1,2,曹建社1,2,王梓豪1,2,麻惠洲1,何俊1,随艳峰1,2,岳军会1(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高能光源BPMS独立支架系统设计[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9,第9期
-
李维斌,王雅丽,任青华,姚列英,宣伟民,王英翘(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聚变科学所).托卡马克脉冲电源实时控制系统设计[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9,第9期
-
钱琨1,2,杨俊彦1,2,余跃1,2,赵东3,荣生辉4(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红外探测技术研发中心;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基于卷积特征选择的红外目标跟踪[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9,第9期
-
孔歌星,李相强,张健穹,王庆峰(西南交通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X波段高功率宽频带双螺旋反射阵列天线的设计[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9,第9期
-
刘健,陈弟虎,粟涛(中山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一种FPGA芯片在射频干扰下的失效机理[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9,第9期
-
王馨梅1,郑泽彬1,范樱宝1,赖明玮2,魏锦禹2,吴新宇3(西安理工大学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西安理工大学机械与精密仪器工程学院;西安高斯激光科技有限公司).基于等离子体紫外辐射的强激光自动寻焦系统[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9,第9期
-
沈飞1,李争1,2,许雄2,李林2,樊玉琦1,周红平1,郭凯1,郭忠义1(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电子信息系统复杂电磁环境效应国家重点实验室).面向雷达对抗的电磁态势认知问题研究[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9,第9期
-
余俊良1,冯国英1,周寿桓1,2(四川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华北光电技术研究所).基于单端探测温度和折射率的MZI光纤传感器[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9,第9期
-
赵东旭1,2,3,章红宇1,2,孙志嘉1,2,3,王修库1,2,3,肖亮1,2,3(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CSNS多功能反射谱仪~3He管探测器数据获取系统设计[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9,第9期
-
王显,张德伟,王树兴,吕大龙,张毅(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折叠半模基片集成波导在滤波器和均衡器中的应用[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9,第9期
-
吴刚1,乐波2,杨雨枫3,王海洋1,崔志同1,彭磊2,吴伟1,陈伟1,3(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与效应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核技术研究院);盲信号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湘潭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短波接收天线系统核电磁脉冲注入试验[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9,第9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