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屏球(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缮写、模勒、板印——由《白氏文集》流传看抄印转换与文学发展的关系[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3期
-
张可云1,2,孙鹏1(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区域经济学的研究逻辑:兼论中国气派的区域经济学构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3期
-
陈波(北京大学哲学系).罗素和金岳霖论真理:一个比较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3期
-
文兵(中国政法大学哲学系).马克思的异化观:从早期到后期[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3期
-
方博(北京大学哲学系).青年马克思的公民浪漫主义——再论《论犹太人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3期
-
曾祥波(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从杂体诗法到山谷诗法[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3期
-
王东(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李大钊开创的北大马克思主义百年传统新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3期
-
张辉(北京大学中文系).莱辛:“三大灾难”与“分外之工”——试从《恩斯特与法尔克》的第二次谈话说起[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3期
-
姚文放(扬州大学文学院).回到文学经典/服务当下现实:生产性文学批评的功能取向[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3期
-
李伯重(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中国海外贸易的空间与时间——全球经济史视野中的“丝绸之路”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郭建宁(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文化强国的历史使命[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昝涛(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在布哈拉与“幸福门”之间——十六至十九世纪中亚穆斯林朝觐与丝绸之路西段的耦合[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李四龙(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大乘义章》与北朝佛教释义学[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党宝海(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八至十五世纪的中国与也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赵敦华(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激情和理智的貌合神离——以罗素在北大的课堂笔记为关节点[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陈莹雪(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约翰·克里索斯托的古代社会正义理想——来自考茨基、卢森堡的评价及其同代人的见解[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钱志熙(北京大学中文系).论“吟咏情性”作为古典抒情诗学主轴的地位[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刘伟(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发展新阶段的新增长目标与新发展格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孙庆伟(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追寻中华文明的价值——重读张光直《考古学专题六讲》[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艾朗诺(斯坦福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化系).苏轼早期至黄州时期的记体文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王中江(北京大学哲学系).“别宥”辨正:检证于尹文的“别形名”学说[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诸葛忆兵(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论真宗朝科举制度之演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王路(郑州大学哲学学院).海德格尔论真之概念的起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徐健.主持人语[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李淑梅(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人民主体性的国家建构思想——基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探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