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张文喜(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完整的哲学与哲学建构的可能性[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方维规(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似“诗”而非谈“文学”——误译背后的概念史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张健(香港中文大学 中文系).从配享到削祀:王安石的孔庙位次与王学升降[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凌鹏(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世变方殷”中的“礼学经世”演变史——兼论曾国藩汉宋之学与经世学的融合[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周宪(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发明的传统”与新古典主义——以雅克·路易·大卫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陈诗一,许璐(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双碳”目标下全球绿色价值链发展的路径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唐爱军(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意义叙事[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柳华文(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双碳”目标及其实施的国际法解读[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胡百精(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公共性与价值之源:中国传统社会共识观的演进[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彭柏林(湖南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墨家志愿服务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黄斐(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比较视野下东西方社会主义观:体系、起源与生成路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向世陵(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仁术”义辨——以孟子和朱熹的诠释为据[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张忞煜(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长时段历史视野下的Hindu族群建构与印度历史书写[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吕家慧(香港城市大学中文及历史学系).盛世叙事:中宗、玄宗朝的龙池书写[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庄芸(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西魏北周“大诰体”兴废考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孙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史料批判的思想射程——上原专禄与他的世界史[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宋念申(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订制:资本时代的东亚画像——16、17世纪尼德兰制图学派中的中国与亚洲[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刘宁(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从《论佛骨表》看韩愈崇儒排佛思想中的身体关切[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杜正贞(浙江大学历史系).宋代以来东南寺院的结界实践和僧俗认知[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孙波(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从“高上心思”到历史判断——对阿罗频多“历史—心理学”的一点理解[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周良书(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家的历史意识——从中国共产党三个“历史决议”的编写谈起[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侯衍社(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经验的系统阐释[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潘剑锋,郑含博(北京大学法学院).行政公益诉讼证明责任分配的理论阐释与规则构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共有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