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辉1,2,张芸1,2,胡亚楠1,2,颜耀1,2,吴鹏飞1,2,曾爱聪1,2,马祥庆1,2(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国家林业局杉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气候变暖背景下杉木年轮密度对气候因子的响应[J].生态学报,2021,第4期
-
王丞1,王亚强2,李海波2,冉伟2,杨朝辉1,樊涵1,张明明1(贵州大学林学院贵州大学生物多样性与自然保护研究中心;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梵净山保护区食蟹獴(Herpestes urva)栖息地选择与日活动节律[J].生态学报,2021,第4期
-
邢龙1,2,王志泰1,3,涂燕茹1,2(贵州大学林学院;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贵州大学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中心).黔中喀斯特城市遗存自然山体景观格局时空演变 ——以安顺市为例[J].生态学报,2021,第4期
-
张潇,陆林,张晓瑶,李冬花(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对区域景观格局及生境质量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1,第4期
-
王明净1,杜展鹏1,段仲昭1,严长安2,高伟1,刘嫦娥1(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云南省高原山地生态与退化环境修复重点实验室;昆明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河湖生态系统生态用水优化研究 ——以滇池流域为例[J].生态学报,2021,第4期
-
孙忠超1,周玉蓉1,赵亚楠1,郭天斗1,于露1,王红梅1,2(宁夏大学农学院;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荒漠草原土壤微生物矿化对灌丛引入过程及水分的响应[J].生态学报,2021,第4期
-
马亚玲,李春杰(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农业农村部草牧业创新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草地农业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兰州大学甘肃省西部草业技术创新中心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醉马草水浸液对豌豆蚜触杀活性及种群增长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1,第4期
-
孙艺,李宏俊,顾炎斌,樊景凤,郭皓(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利用分类充分性对辽河口大型底栖动物监测的优化研究[J].生态学报,2021,第4期
-
王壮1,2,杨万勤2,谭波1,常晨晖1,2,汪沁1,2,蒋雨芮1,2,曹瑞1,2(四川农业大学生态林业研究所长江上游林业生态工程省级重点实验室;台州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高山森林林窗位置和附生植物去除对倒木总酚和缩合单宁含量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1,第4期
-
王雷1,2,彭赛君1,2,董志军1,3(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牟平海岸带环境综合试验站;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中心).海洋酸化和铜离子胁迫对海月水母碟状幼体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1,第4期
-
殷崎栋,柳彩霞,田野(陕西生态环境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城市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基于MODIS NDVI数据(2001—2018)的陕西省植被绿度时空变化及人类活动影响分析[J].生态学报,2021,第4期
-
张建,雷刚,漆良华,丁霞,程昌锦,刘学全(国际竹藤中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北京市共建竹藤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国际竹藤中心安徽太平试验中心;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2003—2018年土地利用变化下丹江口市景观格局与生态服务价值研究[J].生态学报,2021,第4期
-
刘章生,祝水武,刘桂海(江西师范大学城市建设学院).国内生态资本文献计量研究[J].生态学报,2021,第4期
-
李宗智1,刘振生1,2,米书慧1,吴建平1,滕丽微1,2(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物保护学重点开放实验室).白山原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獐春夏生境选择[J].生态学报,2021,第4期
-
李美丽1,2,尹礼昌1,2,张园1,3,苏旭坤1,刘国华1,3,王晓峰2,奥勇2,伍星1,3(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基于MODIS-EVI的西南地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研究[J].生态学报,2021,第3期
-
陈心怡,谢跟踪,张金萍(海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海口市海岸带近30年土地利用变化的景观生态风险评价[J].生态学报,2021,第3期
-
黄麟,祝萍,曹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退耕还林还草对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1,第3期
-
李梦佳1,2,3,何中声1,2,3,江蓝1,2,3,谷新光1,2,3,晋梦然1,2,3,陈博1,2,3,刘金福1,2,3(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农林大学海峡自然保护区研究中心;生态与资源统计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戴云山物种多样性与系统发育多样性海拔梯度分布格局及驱动因子[J].生态学报,2021,第3期
-
银朵朵1,2,3,王艳慧1,2,3(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理信息系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首都师范大学三维信息获取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首都师范大学城市环境过程与数字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区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及其地形分异研究[J].生态学报,2021,第3期
-
崔宁1,2,于恩逸1,李爽1,2,唐明方1,吴钢1,2(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基于生态系统敏感性与生态功能重要性的高原湖泊分区保护研究 ——以达里湖流域为例[J].生态学报,2021,第3期
-
李婷婷1,唐永彬2,周润惠1,余飞燕1,董洪君1,王敏1,郝建锋1,3(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四川省资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四川农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重点实验室).云顶山不同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J].生态学报,2021,第3期
-
郑群明1,2,申明智1,2,钟林生3(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湖南师范大学研学旅行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普达措国家公园生态安全格局构建[J].生态学报,2021,第3期
-
韩逸1,2,赵文武1,2,郑博福3(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陆地表层系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南昌大学江西生态文明研究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中国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2020年学术论坛述评[J].生态学报,2021,第3期
-
邓晨晖1,2,白红英3,马新萍1,黄晓月3,赵婷3(咸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历史文化学院;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西北大学城市与资源环境学院).2000—2017年秦岭山地植被物候变化特征及其南北差异[J].生态学报,2021,第3期
-
胡文浩1,张晓婧1,陈雅杰1,宇振荣1,段美春2(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坝上地区不同年代退耕还林生境的草本层植物多样性及影响因子[J].生态学报,2021,第3期
-
李明1,2,赵建宁1,秦洁1,祁小旭1,红雨2,杨殿林1,洪杰3(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内蒙古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草原工作站).氮素添加对贝加尔针茅草原土壤团聚体微生物群落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1,第3期
-
代亮亮1,吕敬才1,周维成2,刘昌闳1,胡雪筠1,袁果1(贵州省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3种不同营养水平的河流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J].生态学报,2021,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