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邓先智,类延宝,沈杰,李杨,李露航,包寒阳,扎琼巴让,Andelka Plenkovié-Moraj,孙庚.模拟根系分泌物输入对高寒退化草地土壤微生物残体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2,第6期
-
王静怡,李春明,林婴伦,李大锋.声景生态学数据分析与应用[J].生态学报,2022,第6期
-
王永衡1,2,李春林2,王昊3,梁碧苗3,吕建树1(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航天宏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绿色基础设施的生态环境领域研究现状及热点[J].生态学报,2022,第6期
-
应凌霄,孔令桥,肖燚,欧阳志云(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生态安全及其评价方法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22,第5期
-
王雪然1,2,3,万荣荣1,4,潘佩佩2,3(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流域地理学重点实验室;河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北省环境变化遥感识别技术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太湖流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与调控 ——基于空间形态学-最小累积阻力模型[J].生态学报,2022,第5期
-
梁加乐1,陈万旭2,3,4,李江风1,董孟君5,周婷6,潘思佩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空间规划与人地系统模拟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黄河流域景观破碎化时空特征及其成因探测[J].生态学报,2022,第5期
-
宛倩1,王杰1,王向涛2,刘国彬3,张超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西藏农牧学院动物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青藏高原不同草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粒径分形特征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2,第5期
-
汪勇政1,2,李久林2,顾康康2,陆林1(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安徽省城镇化发展研究中心).基于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法的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网络格局优化 ——以合肥市为例[J].生态学报,2022,第5期
-
姜虹1,张子墨2,徐子涵2,丹宇卓1,叶玉瑶3,李家志4,彭建1,2(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城市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广东省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与应用公共实验室;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整合多重生态保护目标的广东省生态安全格局构建[J].生态学报,2022,第5期
-
杨帆1,袁隆湖2,黎一夫2,何丹丹2,刘旭冉2,王冬波2(湖南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省主要水系底泥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其生态风险评价[J].生态学报,2022,第5期
-
张玉林1,2,陆永兴1,2,尹本丰1,李永刚1,周晓兵1,张元明1(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模拟降雨变化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2,第5期
-
赵阳1,2,曹家豪1,2,李波1,2,齐瑞1,2,刘婷1,2,陈学龙1,2,高本强1,2,赵艳丽1,2,刘锦乾1,2,曹秀文1,2(甘肃省白龙江林业管理局林业科学研究所;甘肃白龙江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洮河自然保护区大峪沟林区紫果云杉群落木本植物种群生态位特征[J].生态学报,2022,第5期
-
罗达1,2,3,吴正保1,2,3,史彦江1,宋锋惠1(新疆林业科学院经济林研究所;新疆林木资源与利用国家林草局重点实验室;新疆林果树种选育与栽培重点实验室).盐胁迫对3种平欧杂种榛幼苗叶片解剖结构及离子吸收、运输与分配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2,第5期
-
孙厚云1,2,卫晓锋2,贾凤超2,李多杰2,陈自然2,李健2,李霞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冀北承德地区土壤生源要素生态化学计量与空间分异特征[J].生态学报,2022,第5期
-
陈娟1,2,3,张小晶1,2,3,李巧玉1,2,3,陶建平1,2,3(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市三峡库区植物生态与资源重点实验室;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不同坡向川西亚高山林木竞争与叶片表型可塑性的关系研究[J].生态学报,2022,第5期
-
窦韦强1,田乐乐1,肖波2,姚小萌1,3,李胜龙1(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农业农村部华北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环境演变与生态建设实验室).黄土高原藓结皮土壤呼吸速率对降雨量变化的响应[J].生态学报,2022,第5期
-
颜哲豪,谌芸,刘枭宏,何丙辉,唐菡,强娇娇(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岩溶环境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喀斯特坡地2种地埂篱根-土复合体抗剪和抗冲性能综合评价[J].生态学报,2022,第5期
-
冯思远1,2,赵文武1,2,韩逸1,2(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陆地表层系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变化环境下的生物多样性保护 ——第四届“一个星球”峰会述评[J].生态学报,2022,第5期
-
刘亚玲1,信忠保1,李宗善2,买尔当·克依木2,闫腾飞3(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张北县林业局).河北坝上樟子松人工林径向生长及其对气候因素的响应[J].生态学报,2022,第5期
-
侯芳,程金花,王通簙(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基于探地雷达的滨河带藤本和次生乔木林土壤优先流特征[J].生态学报,2022,第5期
-
陈立新,哈雪梅,段文标,韩冬荟,李常准,刘玉萍,沈海龙,张鹏(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红松人工林优势木竞争指数影响因子[J].生态学报,2022,第5期
-
文欢欢1,郑新宇1,2,肖清铁1,2,汪敦飞1,律其鑫1,韩博伦1,王玉洁1,樊荣荣1,游武1,郭尤睿1,钱鑫1,林瑞余1,2(福建省农业生态过程与安全监控重点实验室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作物生态与分子生理学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福建农林大学).镉污染条件下水稻对假单胞菌TCd-1微生物修复的生理响应[J].生态学报,2022,第5期
-
阮欧1,2,刘绥华1,2,陈芳1,2,罗杰1,2,胡海涛1,2(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贵州省山地资源与环境遥感应用重点实验室).基于多源遥感的贵州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颈鹤生境适宜性评价[J].生态学报,2022,第5期
-
李敏1,2,杨磊1,2,赵方凯1,2,陈利顶1,2(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城乡景观中土壤生态系统微塑料的来源、迁移特征及其风险[J].生态学报,2022,第5期
-
孙俊1,王满堂2,袁景西3,程林3,吕敏1,陈晓萍1,钟全林1,4,程栋梁1,4(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植物生理生态重点实验室;枣庄学院城市与建筑工程学院;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武夷山五种竹子叶、枝、秆碳氮磷化学计量对生长阶段和海拔的响应[J].生态学报,2022,第5期
-
黄靖雯1,2,孟钊1,冯青郁3,4,马伟伟5,万修全5,周巍1,李佳俊6,冯洋1,7,8(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东省海洋遥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中国水产科学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极端天气陆地河流面源污染对珠江河口叶绿素分布的影响 ——评价方法构建与应用[J].生态学报,2022,第5期
-
邹武1,2,王渌1,2,赖童1,2,朱祥福2,3,陈伏生1,2,曾菊平1,2(鄱阳湖流域森林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江西农业大学林学院;江西九连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江西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木莲(Manglietia fordiana)的适生分布、影响因子与保护空缺研究[J].生态学报,2022,第5期
-
仲原1,2,王春梅1,2,3,庞国伟1,2,3,杨勤科1,2,3,郭紫甜1,2,刘欣1,2,苏建华1,2(陕西省地表与环境承载力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旱区生态水文与灾害防治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黄土高原浅沟空间分异特征[J].生态学报,2022,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