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晋磊1,袁琳1,2,曹浩冰1,李阳1,赵志远1,王宪业1,张利权1(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崇明生态研究院;长江三角洲河口湿地生态系统教育部/上海市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潮间带盐沼植物种子及实生苗漂浮起动临界剪切应力研究[J].生态学报,2022,第5期
-
崔瑶1,辜夕容1,严宁珍1,李杰1,胡佳1,杨莉荟1,李得霞1,罗平2(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重庆市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缙云山4种林分土壤无机磷与活性铝的含量及分布[J].生态学报,2022,第5期
-
肖汉文1,2,黄艳波1,2,王琦1,2,魏宇昆1,2(上海辰山植物园;华东野生濒危资源植物保育中心).高山物种栗色鼠尾草(Salvia castanea Diels)访花昆虫多样性与传粉行为变化[J].生态学报,2022,第5期
-
顾慧洁1,汪浩2,上官子健1,石慧瑾1,朱剑霄2,贺金生1,2(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生态学系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外源氮添加对高寒草地门源草原毛虫种群密度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2,第5期
-
王占义1,2,刘鹏博1,2,张雅楠1,2,王成杰1,2(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原与资源环境学院;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地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探索根系:发现新前沿 ——第十一届国际根系研究大会暨Rooting2021联席会议[J].生态学报,2022,第5期
-
孟庆香,张莉坤,位贺杰,蔡恩香,董孝斌(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基于LUCC的伊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供需风险时空演变[J].生态学报,2022,第5期
-
胡仪,吴福忠,吴秋霞,康自佳,岳楷,杨玉盛,倪祥银(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三明森林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三个亚热带森林优势树种凋落物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季节动态[J].生态学报,2022,第5期
-
孟庆香1,张莉坤1,位贺杰1,蔡恩香1,董孝斌2(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基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伊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供需风险时空演变[J].生态学报,2022,第5期
-
徐敏,边红枫,徐丽,陈智,何念鹏.脉冲式降水对不同类型草地土壤微生物呼吸碳释放量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2,第5期
-
尹国丽,李亚娟,张振粉,李小龙,张晓燕,师尚礼.不同草田轮作模式土壤养分及细菌群落组成特征[J].生态学报,2022,第5期
-
汪晓妍.宁德水产养殖区水质状况及驱动力分析[J].生态学报,2022,第5期
-
刘文倩,李家湘,龚俊伟,赵丽娟,项文化,程幸,王维嘉,张意灵.柯-青冈常绿阔叶林优势树种叶片性状变异及适应策略[J].生态学报,2022,第5期
-
胡仪1,吴福忠1,2,3,吴秋霞1,康自佳1,岳楷1,2,3,杨玉盛1,2,3,倪祥银1,2,3(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三明森林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三个亚热带森林优势种凋落物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季节动态[J].生态学报,2022,第5期
-
张盼月1,2,丁依冉1,蔡雅静1,张光明3,吴彦2,付川2,王洪杰4(北京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重庆三峡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河北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河北大学雄安生态研究院).河流生态廊道提取方法研究及其应用思路[J].生态学报,2022,第5期
-
于婧1,汤昪1,陈艳红1,张蕾1,聂艳2,邓文胜1(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区域开发与环境响应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华中师范大学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山水资源型城市景观生态风险评价及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以张家界市为例[J].生态学报,2022,第4期
-
鲁钰1,赵银娣1,2,董霁红1(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自然资源部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整治工程重点实验室).西北地区三维生态足迹生态安全评价及驱动力分析[J].生态学报,2022,第4期
-
陈义忠1,乔友凤1,卢宏玮2,夏军2,3(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江中游城市群水-碳-生态足迹变化特征及其平衡性分析[J].生态学报,2022,第4期
-
张晓玮1,蒋玉梅2,毕阳2,刘祥林1,李星1,孙涛1,陈浩宇1,李捷1(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甘肃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基于MaxEnt模型的中国沙棘潜在适宜分布区分析[J].生态学报,2022,第4期
-
吴钰茹1,2,吴晶晶3,毕晓丽1,栗云召4,肖鲁湘4(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广州城市信息研究所有限公司;鲁东大学).综合模型法评估黄河三角洲湿地景观连通性[J].生态学报,2022,第4期
-
陈斌1,刘筱玮1,贾琳2,杨扬1,何淼1(东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光强对4种鸭跖草科植物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2,第4期
-
杨琪1,2,李书恒1,2,李家豪1,2,杜建峰1,2,王嘉川1,2(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陕西省地表系统与环境承载力重点实验室).西安4种落叶乔木物候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生态学报,2022,第4期
-
孙文泰,马明,牛军强,尹晓宁,董铁,刘兴禄(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林果花卉研究所).陇东雨养苹果覆膜对土壤团聚体结构稳定性与细根分布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2,第4期
-
陈雪莹1,2,高雪娇1,2,许嘉巍1,2,靳英华1,2,张英洁1,2,王彩玲1,2(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长白山地理过程与生态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白山风灾景观30年格局变化过程分析[J].生态学报,2022,第4期
-
唐立娜1,欧阳静怡1,2,徐烨1,2,王豪伟1,王璐妍1(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城市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福建省流域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基于景感生态学对生态修复的再思考[J].生态学报,2022,第4期
-
常畅1,2,常禹1,胡远满1,布仁仓1,张恒3(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森林生态与管理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基于文献计量的森林和草原可燃物含水率研究[J].生态学报,2022,第4期
-
郭艳菊,马晓静,许爱云,史佳梅,刘万龙,许冬梅(宁夏大学农学院).宁夏东部风沙区沙化草地土壤水分和植被的空间特征[J].生态学报,2022,第4期
-
蓝婷1,2,唐立娜1,徐智邦3,贾玉秋4(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城市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吉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基于文献计量的城市空间紧凑度研究知识图谱分析[J].生态学报,2022,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