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余超.筋纹的工艺之趣与自然之美——论《瓜菱》的创作特色[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3,第6期
  • 王新会,王亚楠.瓷器残片之美——井陉窑遗址岀土的古瓷碎片活标本[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3,第6期
  • 丁军良(龙泉市宋元青瓷厂).龙泉青瓷工艺之艺术美学思想初探[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3,第6期
  • 张伟(龙泉宋意瓷厂).龙泉窑之古代烧制工艺简探[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3,第6期
  • 张昊(景德镇市文化馆).素描在国画艺术创作中的发展与作用[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3,第6期
  • 许卫中(江苏宜兴).以“羊”塑形,壶中纳吉——趣谈紫砂壶《吉祥如意》的美好内涵[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3,第6期
  • 尹勤(江苏宜兴).致敬经典,不辍创新——记《石瓢三友壶》的创作感悟[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3,第6期
  • 朱新南(江苏宜兴).细说紫砂壶《楚汉风云》的壶艺内涵[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3,第6期
  • 赵敏芳(江苏宜兴).游走于线条,抟制于砂泥——赏筋纹器《福菱》的艺术造型[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3,第6期
  • 唐壮怀.唐壮怀 陶瓷艺术[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3,第6期
  • 涂国生.涂国生 陶瓷艺术[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3,第6期
  • 徐季芳.百丈青松,四季常青——浅析作品《常青》的造型设计与意蕴内涵[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3,第6期
  • 王鹏.对紫砂田园风的一些探讨——作品《田园情趣》之创作感悟[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3,第6期
  • 陆轶舟.浅谈紫砂壶作品《推心置腹》的创作理念[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3,第6期
  • 余文凭.从紫砂陶刻作品《呦呦鹿鸣》之中体悟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之美[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3,第6期
  • 顾红艳(枣庄职业学院).非晶体陶瓷材料用于口腔修复材料的初步研究[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3,第6期
  • 葛俊(枣庄职业学院).二硅酸锂玻璃陶瓷在口腔磨损修复中的应用[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3,第6期
  • 邹幸.邹幸 陶瓷艺术[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3,第6期
  • 刘芳妤.文化视角下《雅竹茶具》的艺术特色探析[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3,第6期
  • 张洁.文化视角下紫砂壶作品《龟龙驮书壶》的艺术特征探析[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3,第6期
  • 严文迪(泰国格乐大学).金融管理在陶瓷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3,第6期
  • 叶福华,朱锦升(感悟堂).陶瓷山水与传统文化[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3,第6期
  • 王潇笠.王潇笠(王晓丽)艺术作品欣赏[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3,第6期
  • 唐田.唐田艺术作品欣赏[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3,第6期
  • 苗苗(广州华南商贸职业学院云智设计传媒学院).生态美育背景下陶瓷艺术赏析在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开展[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3,第5期
  • 李杨琳(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将文化自信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研究 ——以景德镇陶瓷文化为例[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3,第5期
  • 聂静(景德镇学院).疫情时期陶瓷文化在线教育的技术挑战与应对策略[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3,第5期
  • 张宇(黑龙江财经学院).基于龙江黑土文化绥棱黑陶发展与传承[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3,第5期
首页 上一页 30 31 32 33 34 下一页 尾页 共有55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