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罗慧1,2,李伏生1(广西大学农学院;广西大学农牧产业发展研究院).番茄滴灌水氮耦合效应与模式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3期
  • 高琳琳1,王陈丝丝2,张宁1,胡含秀1,马友华1(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休宁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石灰配施有机物料对稻麦轮作土壤镉影响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3期
  • 吴文(上海市林业总站).切根对乌桕容器苗质量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3期
  • 魏日凤1,彭成彬1,2,陈美霞2,3,张政雄2,3,阮俊峰2,3,刘伟1,2,3(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宁德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福建省科技厅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柳叶蜡梅真菌病害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3期
  • 申修贤1,田太安1,刘健锋1,于晓飞2,董祥立3,李治模3,杨茂发1,2(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贵州省山地农业病虫害重点实验室;贵州大学烟草学院;贵州省烟草公司遵义市公司凤冈县分公司).益蝽5龄若虫对不同龄期粘虫幼虫的捕食作用[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3期
  • 隋振全1,范金石1,2,尹崇山3,毛金超1(青岛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省部共建生态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山东信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壳聚糖对植物病原体的作用机制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3期
  • 池艳艳,林少源,徐淑,陈炳旭(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广东省植物保护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唑虫酰胺防治甘蓝田常见害虫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3期
  • 董寅壮1,王堽1,於丽华2,耿贵1,2(黑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黑龙江大学现代农业与生态环境).亚铁胁迫对甜菜幼苗矿质元素积累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3期
  • 张慧敏,鲍广灵,周晓天,高琳琳,胡宏祥,马友华(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田生态保育与污染防控安徽省重点实验室).严格管控类耕地特定农作物重金属安全性评估[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3期
  • 陈慧玲1,张新叶1,彭婵1,刘宗坤2,庞宏东1,刘炼2,杨彦伶1(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湖北宗坤石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13个药用石斛种质生物学特性比较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3期
  • 刘淑娟1,2,张翠萍2,李淑英2,杨小燕1,周元清2,李元1(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玉溪师范学院化学生物与环境学院).草本植物根际微生物降解地表水环境邻苯二甲酸酯的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3期
  • 亢秀丽1,2,马爱平1,2,崔欢虎1,2,靖华1,2,王裕智1,2,黄学芳2,3,程麦凤1(山西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山西农业大学省部共建有机旱作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筹);山西农业大学山西有机旱作农业研究院).基于农作物播种过程板结耧耙装置的研制与应用[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3期
  • 韩艳红,于沐,石彦召,杨海棠,胡延岭,刘软枝,李盼,朱桢桢(河南省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基于隶属函数法对13个花生品种品质的综合评价[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2期
  • 杜倩1,李琳1,2,刘铁男1,梁素钰1(黑龙江省生态研究所黑龙江省森林生态与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东北林业大学盐碱地生物资源环境研究中心).复合菌肥对盐渍土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2期
  • 崔汝菲,李泰,王宇光(黑龙江大学现代农业与生态环境学院).连作模式下甜菜土壤微生物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2期
  • 殷雪莲,褚超,白青华,郭萍萍(甘肃省张掖市气象局).张掖制种玉米生长期气候条件分析及气候品质认证[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2期
  • 张羽丰,孙江涛,李青松,范利瑶,文倩(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豫东农区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以扶沟县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2期
  • 赵颖1,2,王飞3(山西省生态环境监测和应急保障中心;山西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山西大学体科所).白洋淀湿地CH4和CO2排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初探[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2期
  • 美英1,刘玉琦1,周航1,田彦锋2,臧琛1,李现华3(内蒙古工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内蒙古优然牧业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自治区环境科学研究院).奶牛养殖废物还田氮营养盐运移规律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2期
  • 杨瑞卿1,2,梁晶1,2,施凯峰1,2,沈青云3,赵昀4,石杨1,2,严巍2,5(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上海城市树木生态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浦东新区绿化管理事务中心;上海静安园林绿化发展有限公司;上海植物园).化学药剂对行道树悬铃木球果的形态和生理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2期
  • 王谢1,2,邓清1,3,周婧1,唐甜1,胡立志1,3,李瑞3,张建华1,2(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农业农村部西南山地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成都师范学院).基于统计资料的桑园碳汇估算模型的构建 ——以四川省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2期
  • 佟帆1,魏琳1,2,刘绪军1,2,任宪平1,2,李志飞1,2,王平1,2,郝燕芳1,2(黑龙江省水利科学研究院;黑龙江省水土保持重点实验室).东北黑土区植被配置的土壤抗冲性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2期
  • 王耀1,2,李良涛1,梁世杰1,张晓华3,周月康1,马传宇1(河北工程大学园林与生态工程学院;邯郸学院;河北武安青崖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委会).青崖寨自然保护区农户生态补偿意愿与生计资本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2期
  • 刘艳辉,杨炳坤,高春山,刘铁钢,李秀颖,祖岫杰(吉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水草密度对中华小长臂虾养殖池塘水质和生长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2期
  • 王雪娇,李隆伟,杜春燕(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云南省肉羊产业发展现状及比较优势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2期
  • 赖小芳1,余山红1,杨昌亮2,李林3,程序2,陈孝赏1(浙江省台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省台州市农业农村局;浙江省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中心).荸荠秆枯病药剂筛选与防治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30 31 32 33 34 下一页 尾页 共有3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