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小宁1,2,李甜1,郭芹1,李宁阳2,张雨3,屈阳1,王新萍1,4,唐晓珍2,王强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山东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新疆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药学学院).白藜芦醇酯化改性及其纯化表征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22,第5期
-
包海蓉1,2,3,金素莱曼1(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上海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水产品贮藏保鲜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上海)).流化冰技术在水产品冷链流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22,第5期
-
涂政,林家正,褚飞洋,叶阳(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不同粒径超微红茶粉体冷藏特性及降脂功效[J].食品科学,2022,第5期
-
王战1,付星2,董世建3,李述刚1,4(湖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与食品学院;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安徽荣达食品有限公司;合肥工业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基于溶菌酶相转变对聚乙烯包装材料的抗菌生物改性[J].食品科学,2022,第5期
-
吴怡瑾,郑方园,林丽,高雨晨,杜先锋(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农产品加工工程实验室).超高压处理对变温结晶制备糯米慢消化淀粉的影响[J].食品科学,2022,第5期
-
马长路1,柳青1,李淑荣1,张丽娟2,妥彦峰2(北京农业职业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系;大连工业大学食品学院).具有保护肠上皮细胞HT-29免受大肠杆菌和H2O2损伤潜力的植物乳杆菌的筛选[J].食品科学,2022,第5期
-
布鑫荣1,王惠惠1,宋艳艳2,余群力1,韩玲1,张丽1,郭兆斌1,陈骋1(甘肃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双汇食品有限公司).羟自由基和高铁肌红蛋白氧化体系对牦牛肉肌原纤维蛋白氨基酸含量变化的影响[J].食品科学,2022,第5期
-
高平娉,任玉伟,杨鑫焱,杨涛,王郑辉,宋杨,满朝新,姜毓君(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侧流免疫层析技术监控乳中致病因子的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22,第5期
-
彭晓茹,李雪琴,潘丽(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基于不同熟制方式的发面饼冻藏品质变化机制[J].食品科学,2022,第5期
-
苏晨露1,艾连中1,吴艳2,赖凤羲1,王溢1,张汇1,宋子波3(上海理工大学健康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食品微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云南猫哆哩集团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罗望子种皮原花青素系统的非酶褐变动力学和食品配方因素影响[J].食品科学,2022,第5期
-
朱洁1,2,李灿婴1,2,孙磊1,2,葛永红1,2(渤海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生鲜农产品贮藏加工及安全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乙烯利处理通过调节抗氧化酶活性和次生代谢产物的积累促进生姜根茎愈伤[J].食品科学,2022,第5期
-
武明月,孔祥丽,张天阳,冯熙瑞,徐境含,许晓曦(东北农业大学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菊粉和大豆膳食纤维对牛肉饮食的小鼠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的改善作用[J].食品科学,2022,第5期
-
丁洋1,赵瑞瑞2,孙存一1,申琳2,生吉萍3(北京物资学院物流学院北京市物流系统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水杨酸缺失型突变体NahG和野生型番茄果实抗冷性的比较[J].食品科学,2022,第5期
-
高夏洁1,2,高海燕1,赵镭2,史波林2,张璐璐2,汪厚银2,钟葵2(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农业食品标准化研究所).SPME-GC-MS结合OAV分析不同产区花椒炸花椒油的关键香气物质[J].食品科学,2022,第4期
-
刘丽丽1,2,杨辉1,荆雄2,徐晨2,张亚芳2,阎宗科2,祁耀华2(陕西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陕西西凤酒股份有限公司).基于GC-IMS和电子鼻技术分析贮酒容器对凤香型白酒香气成分的影响[J].食品科学,2022,第4期
-
冯美琴1,张杰2,孙健2(金陵科技学院动物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国家肉品质量安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模仿葡萄球菌接种对发酵香肠品质及氧化稳定性的影响[J].食品科学,2022,第4期
-
王永瑞1,柏霜1,罗瑞明2,王松磊2(宁夏大学农学院;宁夏大学食品与葡萄酒学院).基于电子鼻、GC-MS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鉴别烤羊肉掺假[J].食品科学,2022,第4期
-
陈丹1,2,赵燕妮1,3,彭佳堃2,高健健2,林智2,陈雪峰1,3,周长锋4,戴伟东2(陕西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农业农村部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陕西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院;临沧益峰茶业有限公司).基于代谢组学的不同年份晒青红茶化学成分分析[J].食品科学,2022,第4期
-
黄芳芳1,2,熊立瑰1,2,3,李莹1,2,刘仲华1,2,3,黄建安1,2,3,李娟1,2,3(湖南农业大学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省植物功能成分利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春夏季茶树儿茶素生物合成基因表达差异[J].食品科学,2022,第4期
-
刘飞1,叶阳2,李春华1,汪闵1,唐晓波1,张厅1,王小萍1,王云1(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工夫红茶加工过程中类胡萝卜素成分的动态变化[J].食品科学,2022,第4期
-
柴瑞雪1,2,安朝严1,2,刘涛3,孙延峰3,吴广枫1,2,石英1,2,段长青1,2,兰义宾1,2(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葡萄与葡萄酒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葡萄酒加工重点实验室;集安市人参特产业发展中心).基于SAFE-GC-O-MS的‘双红’干红葡萄酒关键香气物质分析[J].食品科学,2022,第4期
-
孟令晗,雷思佳,吴迪,汤晓智(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省现代粮食流通与安全协同创新中心江苏高校粮油质量安全控制及深加工重点实验室).全麦速冻油条复热加工中风味与抗氧化特性[J].食品科学,2022,第4期
-
刘冠男1,胡淼1,杜晓倩1,谢凤英1,齐宝坤1,李杨1,2(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科学研究院).琥珀酰化调控大豆分离蛋白电荷密度对其构象及乳化性的影响[J].食品科学,2022,第4期
-
郭添荣1,吴文林1,2,3,张崟4,万渝平1,叶梅1,陈代伟1,黄霞2,3,张龙翼4(成都市食品检验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大学肉类加工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基于UPLC-Q/Orbitrap HRMS多目标快速筛查鱼肉中30种蛋白同化激素及糖皮质激素[J].食品科学,2022,第4期
-
李永杰,唐月,李慧瑶,孔保华,王见钊,任静,陈倩(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基于智能感官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研究食盐添加量对风干肠风味特征的影响[J].食品科学,2022,第4期
-
刘松南1,田旭1,高晶2,兰韬3,李曼1,李延梅1,赵焱1,董晓倩1,潘灿平4(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北京市茶叶质量监督检验站;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快速滤过型净化结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茶叶中特丁硫磷及其5种代谢产物[J].食品科学,2022,第4期
-
曾令杰,丰丕雪,黄锦翔,梁大呈,佀再勇,龙秀锋,伍时华,易弋(广西科技大学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广西糖资源绿色加工重点实验室).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酿酒酵母甲酸胁迫的响应和耐受性机制[J].食品科学,2022,第4期
-
苏娅宁1,杨慧娟2,陈韬1(云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中国计量大学标准化学院).甲基纤维素添加量对低盐肉糜凝胶特性的影响[J].食品科学,2022,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