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包新康1,2,廖继承1,索郎夺尔基3,孙元海1,丁励1,卓玛姐3,玛吉措3(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甘肃省环境生物监测与修复重点实验室;四川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鸟类群落对若尔盖高原湿地退化梯度的响应[J].生态学报,2021,第2期
  • 周岩1,2,刘世梁3,谢苗苗1,孙永秀3,安毅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济宁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人类活动干扰下区域植被动态变化 ——以西双版纳为例[J].生态学报,2021,第2期
  • 刘深思1,2,3,徐贵青1,2,3,李彦1,2,吴雪4,刘杰1,2,3,米晓军1,2,3(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阜康荒漠生态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大学;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5种沙地灌木对地下水埋深变化的响应[J].生态学报,2021,第2期
  • 曹乾斌1,王邵军1,2,陈闽昆1,曹润1,王平1,左倩倩1,赵爽1,杨波1(西南林业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不同恢复阶段热带森林土壤nirS型反硝化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特征[J].生态学报,2021,第2期
  • 常清青1,2,3,何洪林1,2,4,牛忠恩1,2,3,任小丽1,2,张黎1,2,4,孙婉馨1,2,3,朱晓波5(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遥感大数据应用重庆市工程研究中心).中国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土壤水分时空分异及其影响因素[J].生态学报,2021,第2期
  • 曹伟,盛煜,吴吉春,彭尔兴(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黄河源区不同类型冻土土壤水分入渗特性[J].生态学报,2021,第2期
  • 申静霞1,2,李迈和3,4,于飞海5,贺云龙1,袁秀锦6,雷静品1,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瑞士联邦森林雪和景观研究院;台州学院浙江省植物进化生态与保护重点实验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川西云杉幼苗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对土壤温度和水分变化的响应[J].生态学报,2021,第2期
  • 戴雯笑1,楼晨阳1,许大明2,张亚芬1,黄国栋1,骆争荣1(丽水学院生态学院;浙江凤阳山-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百山祖管理处).浙西南常绿阔叶林凋落物空间分布及其对土壤养分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1,第2期
  • 王欢,张萍,王朔,郭佳茹,王博,张昱,秦海琴,靳磊(宁夏大学农学院).柠条锦鸡儿和沙拐枣主根暴露后的生理响应及抗逆机理[J].生态学报,2021,第2期
  • 孙健龙,田呈明,康峰峰,王彬力(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新疆额河河谷林区景观格局对杨树植食性昆虫危害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1,第2期
  • 黄毅熠1,2,吝涛1,胡灯进3,薛雄志2,张国钦1(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城市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海洋与海岸带发展研究院;福建海洋研究所福建省海岛与海岸带管理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小尺度海域空间评价单元划分技术研究 ——以福建省东山湾为例[J].生态学报,2021,第2期
  • 吴凡1,2,任名栋1,2,陈非洲1,吴庆龙1,2,史小丽1(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抚仙湖超微型浮游藻类群落结构空间分布特征[J].生态学报,2021,第2期
  • 鄂馨卉1,2,汪亚峰1,王林华1,祝艳1,冯棋1,2,陈利顶1,2(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黄土典型坝系流域碳沉积特征及其源解析[J].生态学报,2021,第2期
  • 杨蕙琳1,2,娄运生1,2,刘燕2,周东雪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应用气象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夜间增温品种混栽对稻田土壤CH4和N2O排放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1,第2期
  • 叶乐1,2,王海山1,2,杨超杰1,2,陈治1,2,胡清雨1,2(热带海洋生物资源利用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海南省热带海洋渔业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饥饿对眼斑双锯鱼(Amphiprion ocellaris)幼鱼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相关性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1,第2期
  • 冯天骄1,2,张智起1,张立旭1,徐炜1,贺金生1,3(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系统凝结水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21,第2期
  • 张辉,莫康乐,李婷,曾晨军,陈求稳,许承双,汤新武,吴焱(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研究所).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对草鱼江湖洄游潜在影响研究[J].生态学报,2021,第2期
  • 刘生冬1,吕松瞳1,史佳琦1,孟庆繁1,李燕1,赵红蕊1,高文韬1,靳英华2(北华大学林学院;长白山地理过程与生态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长白山高山苔原带蛾类物种组成及其时间动态[J].生态学报,2021,第2期
  • 黄天能,张云兰(广西财经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基于“三生空间”的土地利用功能演变及生态环境响应 ——以桂西资源富集区为例[J].生态学报,2021,第1期
  • 张燕,师学义,唐倩(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不同土地利用情景下汾河上游地区碳储量评估[J].生态学报,2021,第1期
  • 于成龙1,刘丹1,冯锐2,唐权3,郭春玲3(黑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凌海市生态建设发展中心).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东北地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J].生态学报,2021,第1期
  • 崔馨月1,方雷1,王祥荣1,康俊锋2,3(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江西理工大学建筑与测绘工程学院;康涅狄格大学地理系).基于DPSIR模型的长三角城市群生态安全评价研究[J].生态学报,2021,第1期
  • 王兆峰,陈青青(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1998年以来长江经济带旅游生态安全时空格局演化及趋势预测[J].生态学报,2021,第1期
  • 杨兆青1,陆兆华1,2,刘丹1,袁明扬1,王菲1,荣正阳1,黄玉凯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恢复生态学研究所;滨州学院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神华宝日希勒能源有限公司).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安全评价 ——以锡林浩特市为例[J].生态学报,2021,第1期
  • 孙然好,孙龙,苏旭坤,陈利顶(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的耦合研究:传承与创新[J].生态学报,2021,第1期
  • 王诗慧1,常顺利1,李鑫1,张毓涛2(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绿洲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新疆林科院森林生态研究所).天山林区土壤真菌多样性及其群落结构[J].生态学报,2021,第1期
  • 张振佳1,曹银贵1,2,王舒菲1,郭春燕3,王翔3,卢宁3,周伟1,2,白中科1,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自然资源部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山西省生物研究院有限公司).平朔黄土露天矿区复垦地表层土壤微生物与酶活性分析[J].生态学报,2021,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30 31 32 33 34 下一页 尾页 共有3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