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永宏1,田黎明2,艾鷖1,陈仕勇3,泽让东科1(西南民族大学青藏高原研究院;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西南民族大学畜牧兽医学院).短期牦牛放牧强度对川西北高原高寒草甸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2,第4期
-
杨帆1,郝梓君1,2,黄来明3,4,芦园园5,杨峰6,韩光中1(内江师范学院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土壤过程模拟实验室;攀枝花市第三十二中小学校;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国家环境保护土壤环境管理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华西雨屏区植被恢复对紫色土酸化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2,第4期
-
吕天宇,曾晨(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交通网络空间互动视角下生态足迹驱动机制[J].生态学报,2022,第4期
-
张金峰1,葛树森2,李玉堂2,李俊清1(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生态系统过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吉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长白山9种槭树的翅果扩散及种子萌发研究[J].生态学报,2022,第4期
-
范航清1,张云兰1,2,邹绿柳3,潘良浩1(广西红树林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广西科学院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广西大学林学院;广西林业勘测设计院).中国红树林基准价值及其单株价值分配研究[J].生态学报,2022,第4期
-
李萌1,谭许脉1,肖纳1,徐浩成1,莫雪青1,张文1,尤业明1,2,黄雪蔓1,2(广西大学林学院广西森林生态与保育重点实验室;广西友谊关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引种降香黄檀和顶果木对石漠化山区土壤磷素转化及其有效性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2,第4期
-
徐岩1,2,李静1,方文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有机肥连续施用对菜田重金属行为的影响 ——基于地球化学模型研究[J].生态学报,2022,第4期
-
杨镒如1,张茗珊1,张凌楠1,路强强1,2,洪艺雪1,刘晓宏1,3(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陕西省西安植物园(陕西省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秦岭中西部油松径向生长对气候因子的响应差异研究[J].生态学报,2022,第4期
-
陈海生1,刘守平2,杨万勤3,梁国钱1(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浙江省台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台州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雅鲁藏布江下游沿岸湿地建群种植物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特征[J].生态学报,2022,第4期
-
蒋涛1,郑文革2,余新晓1,贾国栋1,孜尔蝶·巴合提1,张欢3,王渝淞1,王玥璞1,丁兵兵1(北京林业大学国家林草局水土保持重点实验室;北京市水土保持工作总站;大兴区生态环境局).北京山区干旱胁迫下侧柏叶片水分吸收策略[J].生态学报,2022,第4期
-
宋小艳,王长庭,胡雷,刘丹,陈科宇,唐国(西南民族大学青藏高原研究院).若尔盖退化高寒草甸土壤团聚体结合有机碳的变化[J].生态学报,2022,第4期
-
陈婵1,朱小叶1,陈金磊1,王留芳1,李尚益1,张仕吉1,方晰1,2(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湖南会同杉木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亚热带不同植被恢复阶段生态系统N、P储量的垂直分配格局[J].生态学报,2022,第4期
-
简春霞1,赖帅彬1,周俊杰1,陈志飞1,杨全2,陈阳1,徐炳成1,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丘陵区典型小流域草地群落数量分类与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生态学报,2022,第4期
-
李兆国1,瓮岳太1,徐建楠2,耿道通1,宁吉彬1,于宏洲1,邸雪颖1,杨光1(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调查规划设计院).模拟地表火行为对燃烧剩余物水溶性碳氮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2,第4期
-
谭深1,2,王焓1,2(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清华大学全球变化研究院).基于最优性原理的普适性碳水通量耦合估算方法研究[J].生态学报,2022,第4期
-
元晓春1,2,林惠瑛1,曾泉鑫1,陈文伟3,陈俊明1,许敬华1,陈岳民1,林开淼1,2(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武夷学院旅游学院;福建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武夷山不同海拔梯度黄山松土壤有机氮解聚酶活性及其影响因素[J].生态学报,2022,第4期
-
许力山1,王剑南1,哈斯巴根2,孙丽丽1,曹传旺1(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呼伦贝尔市林业和草原局林木病虫害防治检疫站).Cd2+和Pb2+对花翅摇蚊(Chironomus kiiensis)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富集效应[J].生态学报,2022,第4期
-
方青慧1,2,3,杨晶1,2,3,张彩军1,2,3,张倩1,2,3,苏军虎1,2,3(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甘肃省草业工程实验室/中美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甘肃农业大学-新西兰梅西大学草地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甘肃省祁连山草原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放牧管理模式对高原鼢鼠(Eospalax baileyi)鼠丘形态特征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2,第4期
-
元晓春,林惠瑛,曾泉鑫,陈文伟,陈俊明,许敬华,陈岳民,林开淼(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武夷学院旅游学院;福建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武夷山不同海拔梯度下黄山松土壤有机氮解聚酶活性及其影响因素[J].生态学报,2022,第4期
-
蓝婷,唐立娜,徐智邦,贾玉秋(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城市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吉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基于Web of Science的城市空间紧凑度研究知识图谱分析[J].生态学报,2022,第4期
-
杨颖,陈思思,周红宏,夏利花,刘鹏霞,杨幸幸,邓邦平(国家海洋局东海环境监测中心;自然资源部海洋生态监测与修复技术重点实验室).长江口潮间带底栖生物生态及变化趋势评价[J].生态学报,2022,第4期
-
张柳柳,刘睿,张静,肖作林,冀琴.长江上游坡地景观特征对河流水质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2,第4期
-
何思源,闵庆文."保护兼容"理念源起,实践与发展[J].生态学报,2022,第4期
-
施秀珍,王建青,黄志群,贺纪正.树种多样性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22,第4期
-
杨欢,乔远,王兴邦,陈新平,张务帅.黄淮海玉米生产能源利用效率和净生态系统碳平衡时空特征[J].生态学报,2022,第4期
-
王永珍,林永一,冯怡琳,赵文智,董六文,刘继亮.沙障对流动沙丘区地表节肢动物分布及多样性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2,第4期
-
田立涛,王少剑.珠三角地区科技创新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研究[J].生态学报,2022,第4期
-
苏胜涛1,2,曾源1,2,赵旦1,郑朝菊1,吴兴华3(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陆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估算模型优化与分析 ——基于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数据[J].生态学报,2022,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