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李晓萌(北京体育职业学院).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翻译研究及其反思[J].名作欣赏,2022,第15期
  • 朱铭月(浙江海洋大学).品味苏轼词的多样化词风和艺术成就[J].名作欣赏,2022,第15期
  • 曹洋(大连外国语大学).文城无止,缘入溪镇 ——基于象征叙事视角下的《文城》研究[J].名作欣赏,2022,第15期
  • 崔然(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崇高与荒谬 ——论《铸剑》对复仇母题的解构与发展[J].名作欣赏,2022,第15期
  • 王亚媚(伊犁师范大学).“五四”思潮与许地山的文学创作[J].名作欣赏,2022,第15期
  • 林学阳(湘潭大学).绮靡·自然·神思 ——魏晋南北朝文学审美命题研究[J].名作欣赏,2022,第15期
  • 吴圣哲,顾庭毓(南京外国语学校).苏轼的爱情 ——兼品苏轼四首词[J].名作欣赏,2022,第15期
  • 时丽颖(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鲁迅“作为一种方法”后如何“看” ——评高远东《现代如何“拿来”》[J].名作欣赏,2022,第15期
  • 郭爱君(东北师范大学).“孔老”治民观的比较浅析 ——以《论语》和《老子》为例[J].名作欣赏,2022,第15期
  • 王艺涵(广西师范大学).在“异质”世界中回归存在之本质 ——读巴塔耶《天空之蓝》[J].名作欣赏,2022,第15期
  • 谢育任(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中西方“桂”形象之比较[J].名作欣赏,2022,第15期
  • 汤小容(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屋顶丽人》中幻想与现实冲突的解读[J].名作欣赏,2022,第15期
  • 高语汐(山东师范大学).先秦与汉魏赠物寄情诗比较研究 ——以《诗经》《古诗十九首》选篇和《赠妇诗三首》为例[J].名作欣赏,2022,第15期
  • 巩帅(山西传媒学院思政部).胡适与实验主义哲学[J].名作欣赏,2022,第15期
  • 李晓阳(中国海洋大学).由“黄梅之子”通向“地之子”的“之间性”写作 ——重读废名20世纪40年代小说《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J].名作欣赏,2022,第15期
  • 杨坤雨(南开大学).试论周邦彦《浪淘沙慢·万叶战》多重折叠的表达特色[J].名作欣赏,2022,第15期
  • 胡睿洁(苏州大学文学院).现代社会的多棱镜 ——评鲁敏《荷尔蒙夜谈》[J].名作欣赏,2022,第15期
  • 罗婧雯(湖北大学).坚持立场,从容出走 ——《小花旦》小说集与王占黑的写作姿态[J].名作欣赏,2022,第15期
  • 孙信信1,伏涛2(牡丹江师范学院;吉林师范大学).拿张飞说事:“三顾茅庐”再思考[J].名作欣赏,2022,第15期
  • 桑婧(哈尔滨师范大学).从周代史诗探究早周时期的民族迁徙[J].名作欣赏,2022,第15期
  • 张雨晨(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古都》中千重子梦境的弗洛伊德式解读[J].名作欣赏,2022,第15期
  • 闫小杰(武昌首义学院).《零档案》的文体变革[J].名作欣赏,2022,第15期
  • 李恬田(浙江海洋大学).《饥饿的女儿》中的长江意象及其文化内涵[J].名作欣赏,2022,第15期
  • 治玉琦(聊城大学文学院).论张爱玲文学创作与战争的关系 ——以《倾城之恋》为例[J].名作欣赏,2022,第15期
  • 张月1,曾建华2(扬州大学文学院;扬州大学古代文学教研室).从“天人关系”中看《文子》的出世与入世 ——试探究《文子》的“精神”历程[J].名作欣赏,2022,第15期
  • 孙佳琪(吉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浅论《啸亭杂录》中的满汉文化交融[J].名作欣赏,2022,第15期
  • 黄芳琴(南宁师范大学).壮族民间传说塑造冯子材民族英雄形象的意义[J].名作欣赏,2022,第15期
  • 徐忠丽(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论晓苏《三个乞丐》的叙事艺术[J].名作欣赏,2022,第15期
  • 王博(华东理工大学).《圆屋》中的哥特元素解读[J].名作欣赏,2022,第15期
  • 王晶(牡丹江师范学院).马尔库塞关于乌托邦的想象[J].名作欣赏,2022,第15期
首页 上一页 31 32 33 34 3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9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