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丽学1,2,韩静3,陈龙宾3,余新越4,刘景喜3,马毅3,霍文娟5(天津市农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天津市农业动物繁育与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天津市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天津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天津市农业科学院农产品保鲜与加工技术研究所).甲酸和木醋液对苜蓿青贮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2期
-
刘李岚,邱钦勤,樊文容,唐娇,胡小兵,肖伟,陈珂(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碱性电解水去除水果表面有机磷农残的工艺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2期
-
李星月1,易军1,符慧娟1,李其勇1,陆文壹1,罗聪聪1,张鸿2(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部西南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光合细菌和生物包衣对土壤酶活与油菜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2期
-
李平芳1,王海涛1,王建峰1,郭晓云1,丁伟利1,张正霞1,徐汝阳1,夏来坤2(郸城县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站;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河南省玉米绿色精准生产国际联合实验室).不同类型玉米收割机对籽粒收获质量的影响评价[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2期
-
石晓旭,韩笑,刘海翠,李赢,石吕,薛亚光,魏亚凤,杨美英,刘建(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元麦β-葡聚糖含量的差异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2期
-
刘娜1,张文彬1,卢秉福1,刘晓雪2(黑龙江大学/国家糖料改良中心;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甜菜生产机械作业效率与配置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2期
-
苏利军,潘耀婷(呼和浩特蔬菜气象试验站).呼和浩特地区不同类型日光温室光热性能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2期
-
刘斌1,2,魏慧3,寇燕燕2,陈年来3,颉建明1(甘肃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甘肃省景泰川电力提灌水资源利用中心;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灌溉制度对甜瓜/向日葵间作系统叶片水分状况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2期
-
王占斌,周暄,马鑫博,王靖琳(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分离及拮抗菌的筛选与鉴定[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1期
-
叶雯1,孙彩霞1,叶珏瑜2,徐明飞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研究所;文成县雾中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浙产糯味山药营养成分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1期
-
马俊卿1,2,侯宁1,2,孙晨瑜1,2,杨怡森1,2,覃圣峰1,2,王勇1,3,刘璐1,2,廖虹霖1,2,黄京华1,2,3(广西大学农学院;广西高校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重点实验室;广西大学植物科学实验教学中心).宿主不同对丛枝菌根真菌扩繁效应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1期
-
冯小璐1,孔艳娥2,孙音3,姜楠南3,房义福3,李月苓4,牛晓华5(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商河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服务中心;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济南市林果技术推广和产业服务中心;济南文旅花木开发有限公司).不同品种蝴蝶兰耐冷性评价[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1期
-
黄蔚1,崔丽红1,谢王超1,肖国强2(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永顺县高坪乡农技和农村合作经济服务站).西瓜新炭疽病病原菌分子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初探[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1期
-
徐磊1,黄加忠1,张亚1,向经纬1,叶雷1,杨明龙1,段兴武2,管继云1(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云南大学国际河流与生态安全研究院).滇中高山丘陵区土壤重金属来源及影响因素 ——以武定县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1期
-
王洪秀1,孙鹏1,安颖2,胡佳1,陈绪涛1,李菁1,魏云辉1(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应用微生物研究所;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教育部生物系统稳态与保护重点实验室).18个茶树菇菌株的亲缘关系分析及农艺性状评价[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1期
-
杨潇湘1,2,黄小琴1,2,张蕾1,2,张重梅1,2,鲜贇曦1,周西全1,刘勇1,2(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农村部西南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绿色荧光蛋白标记解淀粉芽孢杆菌Bam22在油菜体内的定殖[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1期
-
明佳佳1,向极钎1,康宇1,黄林2,陈永波1,瞿勇1,胡百顺1,殷红清1(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安徽省通源环境节能股份有限公司).不同钝化剂对恩施Cd污染土壤的钝化效果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1期
-
于会丽1,徐变变1,徐国益1,邵微1,2,高登涛1,司鹏1(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生物有机肥对苹果幼苗生长、生理特性以及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1期
-
杨钊1,黄杰2,魏玉明2,刘文瑜2,金茜2,杨发荣2(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畜草与绿色农业研究所).机械化对甘肃省藜麦产业进程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1期
-
吴曼1,2,孟翠萍1,梁海燕3,杨丽玉3,吴琪3,慈敦伟3,郑永美3,李新国4(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学院/清洁化工过程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青岛科技大学图书馆信息中心;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国家花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国内外根瘤菌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1期
-
刘晓峰1,查道喜2,朱启法2,徐方正1,陈洋2,张广雨1,王学瑛2,薛琳2,许立峰1,张忠锋1,徐海清2,张洪博1(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安徽皖南烟叶有限责任公司).光照诱导太子参叶片黄化的机制[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1期
-
马超,徐子晟(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基于系统安全理论的中国农机安全事故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1期
-
曾端香1,王莲英2(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学院;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AM真菌对菌根化牡丹组培苗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1期
-
张子申,柯泽华,赵曙良,程福厚,李向玺(河北工程大学园林与生态工程学院).采收期对‘黄冠’梨果实品质影响的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1期
-
董春华1,周旋1,孙继民1,罗志勇2,谢宜1,胡柯鑫1(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湖南省浏阳市农业农村局).腐解菌剂对红壤橘园圆叶决明腐解及养分释放动态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1期
-
李陈1,郭龙1,马中文1,武升1,吴支行2,马友华1(农田生态保育与污染防控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芜湖市农业农村局).芜湖市化肥减量增效与农田氮磷流失控制技术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