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白云1,2,张云1,2,3(浙江大学园林研究所;浙江大学平衡建筑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乡愁视角下的集体记忆与景观小品研究综述[J].建筑与文化,2023,第2期
-
王明洁1,2,赵萌1(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健康办公建筑研究框架及空间要素研究综述[J].建筑与文化,2023,第2期
-
李静茹,李世芬,况源,张一卓(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文化传播学视角下四川汉藏民居形制差异及成因探究 ——以川西、川东北七村为例[J].建筑与文化,2023,第2期
-
郭冰玉,张斌,岳士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基于CiteSpace 的我国乡村聚落水域空间研究综述[J].建筑与文化,2023,第2期
-
柴洋波(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城乡规划系).如何在中外建筑史教学中做好课程思政建设[J].建筑与文化,2023,第2期
-
郭彦言,傅红(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木雅藏族东部方言区传统村落景观脆弱性研究[J].建筑与文化,2023,第1期
-
李涵之,管子元,郭新,马凯(南昌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副教授(通讯作者)).基于康养产业发展的乡村振兴规划研究 ——以资溪县杜兰村为例[J].建筑与文化,2023,第1期
-
戴俭1,2,3,张明远1,2,3,戎卿文1,2,3(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学部;北京市历史建筑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木结构古建筑安全评估与灾害风险控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居住型口袋公园的边界问题及其设计策略探究 ——以首都功能核心区为例[J].建筑与文化,2023,第1期
-
马琪1,李坚2,余腾松3(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昭通市博物馆).镇雄大湾镇历史遗产概况及文物价值分析 ——兼对历史遗产保护的几点思考[J].建筑与文化,2023,第1期
-
林诗琪1,张霄宇2,沈洁2(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公园雨水景观循证设计策略初探 ——以景观绩效系列示范项目为例[J].建筑与文化,2023,第1期
-
徐子馯1,胡希军1,2,3(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湖南省自然保护地风景资源大数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城乡景观生态研究所).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的汨罗市生态管控分区研究[J].建筑与文化,2023,第1期
-
杨柳青1,2,冉谨恺1,2(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省自然保护地风景资源大数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基于多源数据的长沙市综合公园周边配套设施对公园游客活跃度的影响研究[J].建筑与文化,2023,第1期
-
彭楠,鄢然,黄颖,吕晓倩(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双碳”愿景下的高校教学空间绿色系统设计研究 ——以合肥工业大学逸夫建艺馆为例[J].建筑与文化,2023,第1期
-
张健,李春静,吕元,李林(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书院精神:中小学外部空间场所营造 ——以北京城市副中心潞河中学附属学校改造项目为例[J].建筑与文化,2023,第1期
-
温洋,赵佳琦,贺海波(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社区美育 ——参与型公共艺术在城市微更新中的作用[J].建筑与文化,2023,第1期
-
张志伟,高翔,张欣悦,王天驰(淮阴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淮安市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分析与开发[J].建筑与文化,2023,第1期
-
文博1,焦自云1,王小平2(三江学院建筑学院;三江学院建筑学院建筑设计教研室).基于绿色建筑人才需求的应用型高校建筑技术方向(职业)课程群建设改革初探[J].建筑与文化,2023,第1期
-
章珏,吕勤智(浙江工业大学设计与建筑学院).大运河文化遗产景观审美体验路径探究 ——以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杭州西兴过塘行码头片区为例[J].建筑与文化,2023,第1期
-
沈涛1,张煜2,陈昌勇2,1(华南理工大学基建处;华南理工大学).基于文物建筑真实性理念的修缮工程实践探索 ——以华南理工大学老教授住宅修缮工程为例[J].建筑与文化,2023,第1期
-
季宏1,肖竑蓁1,王琼1,青木信夫2,3(福州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天津大学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厦门市现代城市工业的发展、演变与遗存现状[J].建筑与文化,2023,第1期
-
晓红,汪霞(郑州大学建筑学院).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瑶族滴水村文旅融合发展路径探析[J].建筑与文化,2023,第1期
-
张梦淼,肖灿,陈功(湖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人文因素影响下湘西土家族传统民居平面形制演变研究[J].建筑与文化,2023,第1期
-
刘抚英1,2,于开锦2,王倩2,胡顺江2(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东北大学江河建筑学院).杭州国家厂丝储备仓库建筑保护与再生解码[J].建筑与文化,2023,第1期
-
吴倩珊,沈守云,廖秋林(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园林艺术表达中的寄寓手法[J].建筑与文化,2023,第1期
-
杨俊涛,李博杰,余侃华(长安大学建筑学院).生态补偿视角下商业空间建筑景观功能的多维融合 ——基于日本“里山”生态景观模式的都市实践[J].建筑与文化,2023,第1期
-
张雯洁1,何燕羽2,韩建华1(宁波工程学院建筑与交通工程学院;宁波市城乡建设发展研究中心).在地文化视角下的老城片区更新策略研究 ——以宁波市狮子街片区为例[J].建筑与文化,2023,第1期
-
应小宇,陈佳卉,秦小颖,高婧,沈丽颖(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城市更新背景下基于CFD 模拟的垃圾转运站选址优化策略 ——以杭州戒坛寺巷为例[J].建筑与文化,2023,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