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闫明1,刘志萍1,Mukti Ram Subedi2,梁林峰3,奚为民4(山西师范大学;Departments of Natural Resources Management Texas Tech University Lubbock TX 79409;山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Department of Biological and Health Sciences Texas A&M University-Kingsville Kingsville TX 78363).特大干旱对树木死亡的影响 ——以美国德克萨斯州东部森林为例[J].生态学报,2022,第3期
-
熊鹰1,2,3,艾赣雄1,周晨3,姚颖1,谢庆1(长沙理工大学水利与环境工程学院;洞庭湖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湖南省重点实验室;长沙理工大学风景园林系).基于改进三维生态足迹模型的洞庭湖区生态可持续时空演化研究[J].生态学报,2022,第3期
-
吕同汝,蒋勇军,吴泽,茆杨,邱菊,吴超(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岩溶环境重庆市重点实验室).亚热带岩溶区典型常绿和落叶树种的蒸腾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J].生态学报,2022,第3期
-
朱淑娴1,2,李丽1,2,邢璐1,吴巩胜1,2,国洪艳1,2,王翔1,2,包广静1(云南财经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云南财经大学野生动植物管理与生态系统健康研究中心).滇西北地区自然村对滇金丝猴生境质量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2,第3期
-
侯丽丽1,都瓦拉2,银山1,玉山1(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基于牧户尺度的草原火灾风险评价 ——以东乌旗汗敖包嘎查为例[J].生态学报,2022,第3期
-
刘朋虎1,2,陈华3,2,李波2,王义祥3,2,翁伯琦3,2(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福建省红壤山地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镉胁迫对姬松茸生长和镉吸收累积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2,第3期
-
陶宝先,王晶东,陈庆海,马澍,袁海燕,陈永金,王浩(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氮添加对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芦苇养分再吸收效率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2,第3期
-
任月恒1,朱彦鹏1,付梦娣1,闻丞2,3,张明海4,于胜祥5,江建平6,李俊生1(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昆明市朱雀鸟类研究所;北京镜朗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东北林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黄河流域濒危物种保护热点区与保护空缺识别[J].生态学报,2022,第3期
-
管超毅,陈智,黄乘明,周岐海(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珍稀濒危动物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广西黑叶猴栖息地景观格局的破碎化分析及其对种群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2,第3期
-
熊康宁,肖杰,朱大运(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国家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混农林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及对喀斯特地区产业振兴的启示[J].生态学报,2022,第3期
-
黄静,张运,汪明秀,王芳,汤志,何好.近17年新疆干旱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J].生态学报,2022,第3期
-
陈智,于贵瑞.土壤微生物碳素利用效率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22,第3期
-
张阿娟,张健,李金金,刘志刚,张丹桔.轮伐期前后不同密度巨桉(Eucalyptus grandis)人工林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特征[J].生态学报,2022,第3期
-
王子尧,黄楚梨,李倞,林箐北.耦合InVEST-HFI-PLUS模型的生态分区规划与动态评估——以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为例[J].生态学报,2022,第3期
-
贾宝全,张文,李晓婷,李彤.北京城市潜在林木树冠覆盖的区域分布,动态变化与评价研究[J].生态学报,2022,第3期
-
曹珍秀,孙月,谢跟踪,邱彭华.海口市海岸带生态网络演变趋势[J].生态学报,2022,第3期
-
王秀明1,2,赵鹏1,2,龙颖贤1,2,宋巍巍1,2,刘谞承1,2(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国家环境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模拟与保护重点实验室).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粤港澳地区陆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区域识别[J].生态学报,2022,第2期
-
李妍1,2,张国钦1,吝涛1,叶红1,刘玉琴1,陈天翼1,刘文惠1,2(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乡镇遥感生态指数时空变化及影响因子研究 ——以天津市蓟州区为例[J].生态学报,2022,第2期
-
江文甲1,2,林满红3,翁佩莹3,庞孜钦3,林文雄1,魏道智1,苏凯2(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福建农林大学农学院).福建省安溪县土地利用时空演变规律及其关键驱动因素[J].生态学报,2022,第2期
-
王晨1,陶孟1,李爱民1,施鹏1,杨江华1,2,王志浩2,张效伟1,2(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易基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基于环境DNA宏条形码技术的秦淮河生物多样性研究[J].生态学报,2022,第2期
-
贺小荣,彭坤杰,许春晓(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长江经济带旅游-经济-生态系统脆弱性时空演变及趋势预测[J].生态学报,2022,第2期
-
马进鹏1,2,3,庞丹波1,2,3,陈林1,2,3,万红云1,2,3,陈高路1,2,4,李学斌1,2,3(宁夏大学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宁夏大学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宁夏大学农学院;宁夏大学生态环境学院).贺兰山不同海拔植被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J].生态学报,2022,第2期
-
郑天晨1,2,3,严岩1,2,章文1,4,朱捷缘1,2,王辰星1,荣月静1,2,卢慧婷1,2(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比利时根特大学地理系;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基于社交媒体数据的城市公园景感评价[J].生态学报,2022,第2期
-
张磊1,2,贾淑娴1,2,李啸灵1,2,陆宇明1,2,林伟盛1,2,郭剑芬1,2(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亚热带米槠天然林凋落物和根系输入变化对土壤磷组分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2,第2期
-
黄璐1,邬建国2,3,王珂1,4,张微5(浙江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可持续性学院;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浙江大学软件学院).可持续景观规划 ——融合景观可持续性研究与地理设计[J].生态学报,2022,第2期
-
代林利1,周丽丽2,伍丽华1,刘丽1,黄樱1,彭婷婷1,邱静雯1,何宗明1,3,曹光球1,3(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闽江学院海洋研究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杉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不同林分密度杉木林生态系统碳密度及其垂直空间分配特征[J].生态学报,2022,第2期
-
梁陈涛1,杨艳波1,田盼立1,肖路2,王慧梅1,王文杰1,2(森林植物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北林业大学化学化工与资源利用学院;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基于街景测量的南昌市行道树结构特征与健康状况研究[J].生态学报,2022,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