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存堂1,2,高增明1,张福娟3,朱宏菲1,周庆雯1,孔保华2(齐齐哈尔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生化工程系).洋葱皮乙醇提取物对生鲜猪肉色泽、脂质和蛋白质氧化稳定性的影响[J].食品与发酵工业,2021,第3期
-
包怡,胡友明,朱林江,陆跃乐,陈小龙(浙江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己糖氧化酶的研究进展[J].食品与发酵工业,2021,第3期
-
冯林,陈雪岚(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新型纳米材料与噬菌体展示技术在真菌毒素检测中的应用[J].食品与发酵工业,2021,第3期
-
叶德晓1,黄佳俊1,卢宇靖2,林育成2,李慧灵1,谭景航1,周金林1(佛山市汇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广东金骏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α-L-鼠李糖苷酶AnRhaE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应用[J].食品与发酵工业,2021,第3期
-
戴京京,吕奎,史仲平(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ioJN发酵技术服务系统PC端的设计、开发及应用[J].食品与发酵工业,2021,第3期
-
徐铮,刘雅知,潘森皓,李光耀(南京工业大学食品与轻工学院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稀少糖家族新成员—L-木酮糖的生物制备研究进展[J].食品与发酵工业,2021,第3期
-
张媛媛1,2,孟镇1,2,仇凯1,2,东思源1,2,武竹英1,2,郭新光1,2,钟其顶1,2(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全国食品发酵标准化中心).种属特异性PCR法鉴别罐头食品中猪、牛、羊、鸡、鸭源性成分[J].食品与发酵工业,2021,第3期
-
李琦1,曾凡坤1,华蓉2,王继飞2(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农业农村局).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韭菜根不溶性膳食纤维[J].食品与发酵工业,2021,第3期
-
刘爽1,张倩1,杜船1,周韬1,赵佳豪1,石磊2,王春玲1(天津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市利民调料有限公司).酱油发酵用菌鲁氏接合酵母的安全性[J].食品与发酵工业,2021,第3期
-
刘振东1,刘红丽1,姜静雨2,罗章1,李梁1,薛蓓1(西藏农牧学院食品科学学院;西藏自治区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不同干燥方式对林芝松口蘑挥发性风味的影响[J].食品与发酵工业,2021,第3期
-
柳艳霞1,张丽萍1,赵改名1,祝超智1,李苗云1,贝翠平1,参木友2,张继才3(河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河南省肉制品加工与质量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拉萨综合实验站;昆明综合实验站).牦牛、黄牛不同部位制作肉干嫩度的差异[J].食品与发酵工业,2021,第3期
-
姜曼(济宁职业技术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系).蛋白质基Pickering乳液的研究进展[J].食品与发酵工业,2021,第3期
-
李静竹,胡梦君,张建华(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蛋白质谷氨酰胺酶的重组表达与发酵条件优化[J].食品与发酵工业,2021,第3期
-
朱文政1,2,3,严顺阳1,徐艳1,2,王秋玉1,2,张慢1,张慧敏3,周晓燕1,2,杨章平3(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江苏省淮扬菜产业化工程中心;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分析不同烹制时间红烧肉挥发性风味成分[J].食品与发酵工业,2021,第2期
-
高涛1,唐华丽1,孙桂菊2,梁西爱1,罗黄洋1(重庆三峡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保健食品产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食品与发酵工业,2021,第2期
-
江飞凤1,谭晓辉2,胡鹏刚1,潘雪梅1,闫锦1(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贵州省发酵工程与生物制药重点实验室;荔波昌辉食业有限公司).超声-微波协同提取柚子皮多糖工艺优化及单糖组成、结构和抗氧化活性分析[J].食品与发酵工业,2021,第2期
-
张强,李伟华(安徽科技学院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抗氧化肽的研究现状[J].食品与发酵工业,2021,第2期
-
徐文文1,梁玉林1,王云霞2,刘秀1,尹建军1,周广军3,宋全厚1,丁梦璇1,周鹏飞1(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稻香村食品工业有限公司).二重环介导等温扩增法快速检测乳粉中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J].食品与发酵工业,2021,第2期
-
夏辛珂1,张媛娥1,雷生姣1,胡彪1,陈钰亭1,付彩霞1,2(三峡大学生物与制药学院;湖北土老憨生态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柚苷酶高产菌株选育及其产酶在蜜橘果汁脱苦中的应用[J].食品与发酵工业,2021,第2期
-
夏轩泽,李言,钱海峰,张晖,齐希光,王立(江南大学食品学院).豌豆蛋白乳化性及其改善研究进展[J].食品与发酵工业,2021,第2期
-
李怡菲,覃小丽,阚建全,刘雄,钟金锋(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环木菠萝烯醇阿魏酸酯分子结构性质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2021,第2期
-
汪冬冬1,鲍永碧2,管锐2,唐垚1,明建英1,李嘉仪1,黄润秋1,陈功1,3,张其圣1,3(四川东坡中国泡菜产业技术研究院;四川省川南酿造有限公司;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温度对甘蓝泡菜发酵过程中风味的影响[J].食品与发酵工业,2021,第2期
-
蔡亚文1,2,张暄1,2,陈鸥1,邓丽莉1,3,曾凯芳1,3(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西南大学);西南大学食品贮藏与物流研究中心).Pichia galeiformis对李果实褐腐病的生防效果及诱导抗病性的机制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2021,第2期
-
张明娟,王娟,袁磊,肖昭竞,龙梅,李根容(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在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上的应用研究进展[J].食品与发酵工业,2021,第2期
-
李哲1,张宿义2,杨红军1,秦辉2,袁玲1,杨平2,敖宗华2,宋攀2(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利用酿酒废弃物生产有机肥及肥效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2021,第2期
-
熊添,何建军,蔡芳,王少华,施建斌,蔡沙,隋勇,陈学玲,范传会,梅新(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核农技术研究所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农产品加工分中心).谷朊粉对马铃薯热干面品质的影响[J].食品与发酵工业,2021,第2期
-
陈珂,刘丽莉,郝威铭,杨晓盼,李媛媛(河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食品加工与安全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河南科技大学)).喷雾干燥入口温度对蛋清蛋白流变和结构特性的影响[J].食品与发酵工业,2021,第2期
-
黄昊1,2,3,哈祖德4,顾京赛1,杨兴华4,王兆基4,陈双1,2,3,徐岩1,2,3(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酿造微生物与应用酶学实验室(江南大学);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南大学);西藏天佑德青稞酒业有限责任公司).西藏传统青稞酒酿造用藏曲中主要酵母菌的分离及酿造特性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2021,第2期
-
武芸1,王春林2,王丽朋1,张腊腊1,胡浩斌1(陇东学院化学化工学院;陇东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黑果枸杞多酚吸附分离特性及抗氧化性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2021,第2期
-
李慧1,聂枞宁2,熊丙全1,唐茜2,黄丽3,杜晓2,杨铱1,彭玲莉1,李谦1(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休闲旅游学院;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崇州市映象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摇青工艺对“崇庆枇杷茶”加工红茶的香气品质的影响[J].食品与发酵工业,2021,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