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德胜(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基于空间基因的城市滨水空间地域性特色设计策略研究[J].建筑与文化,2021,第2期
-
薛 垲(常州工学院).从地方文献看苏州古塔的建造[J].建筑与文化,2021,第2期
-
范小琳,王冬(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后毗邻时代下的建筑学[J].建筑与文化,2021,第2期
-
孙弘捷1,李金花1,王瑶2,芮媛媛2(三江学院建筑学院;南京壹开间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基于建成后综合性能评价的城郊地带农民安置区建设 ——以南京麒麟综合居住片为例[J].建筑与文化,2021,第2期
-
金费婷(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真实性原则下的历史街区城市更新研究 ——以浙江省杭州市南宋御街为例[J].建筑与文化,2021,第2期
-
李心然(东南大学建筑学院).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交融 ——浦口象山湖公园设计的探讨[J].建筑与文化,2021,第2期
-
王川1,唐丽1,张宗鹏2(郑州大学建筑学院;郑州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古民居保护及修复中的原状复原研究 ——以周口鹿邑县贾滩古民居为例[J].建筑与文化,2021,第2期
-
叶洪图,陈美琳,申大鹏(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共生艺术”工业遗产保护更新策略 ——以大连前革水泥厂为例[J].建筑与文化,2021,第2期
-
赵 薇(南京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城市更新背景下轨道站点片区精细化城市设计策略研究 ——以南京朝天宫地铁站为例[J].建筑与文化,2021,第2期
-
徐彤,肖大威,徐晴(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文化建筑地域性表皮的设计表达[J].建筑与文化,2021,第2期
-
吴震陵1,2,李才全1,章嘉琛1(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三院).多元包容 ——中学校园设计策略的思考[J].建筑与文化,2021,第2期
-
金日学,吴玉迪(吉林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庆尚道型朝鲜族民居空间形态特点及改造研究 ——以海伦市东太村老旧民居改造方案为例[J].建筑与文化,2021,第2期
-
吴新宇1,康涌泉1,陈宁静2(南京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东南大学成贤学院).城市高架桥下空间环境整治策略研究 ——以南京长江大桥南引桥为例[J].建筑与文化,2021,第2期
-
庄召建,梅青(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之下的泛民宿设计再思考 ——以广西实践为例[J].建筑与文化,2021,第2期
-
李广伟,郑东军(郑州大学建筑学院).东方文化圈视角下的中国现代主义建筑语言的本土转译[J].建筑与文化,2021,第2期
-
宋剑玮1,冯寅2(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绿建所).非历史保护街区的文化更新与复兴的方法探析 ——以北京朝阳门地区为例[J].建筑与文化,2021,第2期
-
胥来,李继春(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积极空间”下的旧城社区改造研究 ——以望才里社区为例[J].建筑与文化,2021,第2期
-
庞乾奎(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临海市孔坵村保护规划的三个维度 ——生态、文化与历史[J].建筑与文化,2021,第2期
-
苏宇彬1,闾邱杰2(福建工程学院;广州怡境景观设计有限公司).既有住区海绵城市改造后跟踪研究 ——以厦门市明发半岛祥湾A 区为例[J].建筑与文化,2021,第2期
-
宋悦1,2,梅洪元1,2(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寒地城乡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自然采光条件下复杂屋盖形态的体育馆采光口防眩光研究[J].建筑与文化,2021,第2期
-
武晶1,2,颜青青1,焦天帅1(河北工程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天津大学).突发事件下的城市交通韧性系统分析研究[J].建筑与文化,2021,第2期
-
姚建伟,徐金荣(中外建工程设计与顾问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生产型产业园的发展与设计[J].建筑与文化,2021,第2期
-
谢佳育1,2,赵志庆1,2(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寒地城乡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基因视角下哈尔滨历史城区空间特征解析[J].建筑与文化,2021,第2期
-
杨祺磊1,2,孟春荣1,2(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自治区绿色建筑重点实验室).蒙古族餐饮空间民族符号的应用[J].建筑与文化,2021,第2期
-
张昕,孙丽平(内蒙古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同质而异构 ——晋北、内蒙古中部地区汉族传统农宅之比较研究[J].建筑与文化,2021,第2期
-
陈 晔(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城市公共空间的边界模糊性研究[J].建筑与文化,2021,第2期
-
钟慧华(广州市设计院所).带来浸没式体验的主题乐园 ——珠海长隆海洋王国项目设计[J].建筑与文化,2021,第2期
-
李欣莹,梁生(郑州大学建筑学院).“三生”协调视角下麻地川村发展策略研究[J].建筑与文化,2021,第2期
-
郑皓,汤啸天(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韧性城市”背景下老城区闲置文脉空间开发策略研究 ——以平江历史街区为例[J].建筑与文化,2021,第2期
-
齐 康(《建筑与文化》杂志编委会;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中国科学院;东南大学).乡村历史建筑特色 ——以福建民居为例[J].建筑与文化,2021,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