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怡凡1,姚顺波1,丁振民1,侯孟阳1,邓元杰1,刘广全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退耕还林和地理特征对土壤侵蚀的关联影响 ——以陕西省107个县区为例[J].生态学报,2022,第1期
-
李春越1,苗雨1,薛英龙1,张蓓蓓1,王益2,党廷辉3,张文婷1,常顺1(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长期施肥黄土旱塬农田土壤-微生物-植物系统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J].生态学报,2022,第1期
-
李晶,刘乾龙,刘鹏宇(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1998—2018年呼伦贝尔市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及驱动力分析[J].生态学报,2022,第1期
-
胡明慧1,2,赵建琪3,2,王玄1,2,熊鑫1,2,张慧玲1,2,褚国伟1,孟泽1,张德强1(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中国科学院大学;普洱学院).自然增温对南亚热带森林土壤微生物群落与有机碳代谢功能基因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2,第1期
-
梁大林,唐海萍(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自然资源学院).青藏高原两种高寒草地植被变化及其水温驱动因素分析[J].生态学报,2022,第1期
-
陈伟1,2,李亚新1,2,王红阳1,2,王佳1,2,孙从建1,2(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山西省资源环境信息化管理院士工作站).黄土丘陵区坡耕地与撂荒地土壤水分对降雨的响应特征[J].生态学报,2022,第1期
-
陈万旭1,2,3,赵雪莲1,2,钟明星4,李江风5,曾杰1,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空间规划与人地系统模拟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信阳师范学院旅游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长江中游城市群生态系统健康时空演变特征分析[J].生态学报,2022,第1期
-
栗忠飞1,王小莲1,徐钰涛1,文林琴1,黄丽春2(西南林业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丽江市林业与草原局).1996—2015年滇西北香格里拉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变化[J].生态学报,2022,第1期
-
张君1,2,3,陈洪松1,2,黄荣1,2,3(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大学).桂西北喀斯特小流域降雨稳定氢氧同位素组成及影响因素[J].生态学报,2022,第1期
-
石佳佳1,2,李伟峰2,刘亚丽1,周伟奇2,韩立建2,田淑芳1,王瑗镁1,牛雪倩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粤港澳大湾区城镇化对海岸线与海岸带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2,第1期
-
张喜亭1,张建宇1,肖路2,陈胜仙1,仲召亮1,高薇3,王文杰1,2(东北林业大学森林植物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大兴安岭行署资源管理局).大兴安岭多布库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特征[J].生态学报,2022,第1期
-
黄甜1,2,郭青海3,邹凯4,李达维5,易海军6(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江西农业大学林学院;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宁波市镇海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乡村复合生态系统中村庄的社会经济生态位研究[J].生态学报,2022,第1期
-
周添惠1,2,杨磊2,赵方凯2,李旭春3,邓居礼4,李敏2,黄勇1,段兴武1(云南大学国际河流与生态安全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省定西市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甘肃省定西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渭河源流域源汇景观演变对径流泥沙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2,第1期
-
王伟,张国良,赵晋宇,朱岩(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我国农业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标准体系研究[J].生态学报,2022,第1期
-
章瑞,王凯平,张云路,李雄(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基于空间演变多元分析的市域生态空间优化研究 ——以宁波市为例[J].生态学报,2022,第1期
-
杜子银1,2,蔡延江3,张斌1,洪江涛2,王小丹2(西华师范大学国土资源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牲畜排泄物返还对草地土壤氮转化和氧化亚氮(N2O)排放的影响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22,第1期
-
张付贤1,孟庆辉2,蒋志刚3,孟秀祥4,程志斌2,宋苑2,白加德2,丁玉华5,温华军6(长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麋鹿沧桑命运与未来保护展望[J].生态学报,2022,第1期
-
邵奕铭1,2,高光耀1,2,3,刘见波4,傅伯杰1,2,3(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陕西黄土高原地球关键带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天津师范大学).自然降雨下黄土丘陵区草灌植物垂直覆盖结构的减流减沙效应[J].生态学报,2022,第1期
-
曾建辉1,马波1,2,郭迎香1,张泽宇1,李桂1,李占斌1,2,刘晨光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冻融条件下生物结皮覆盖对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2,第1期
-
孙从建1,乔鹏1,王佳瑞1,王红阳1,孙九林2(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2000年来吕梁连片贫困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特征[J].生态学报,2022,第1期
-
王乐1,2,3,杜灵通1,2,马龙龙1,2,丹杨1,2(宁夏大学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宁夏大学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人工灌丛化对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2,第1期
-
王思齐,朱章明(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暨云南省高原山地生态与退化环境修复重点实验室).中国蔷薇属植物物种丰富度分布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生态学报,2022,第1期
-
陈轶群1,2,王艺颖1,于耀泓1,温珍杰1,彭钟通2,周庆1,3,莫其锋1,3,4(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广东鹅凰嶂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小良热带海岸带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热带次生林不同林层植物叶片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季节变化及其对氮磷添加的响应[J].生态学报,2022,第1期
-
姚忠,吴永明,游海林,辛在军(江西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竞争-耐胁迫-杂草型植物对策理论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22,第1期
-
李皓1,翟月鹏1,杨小龙1,董旭彤1,杨佳1,马子川2,刘敬泽1(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北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基于层次分析-有序加权平均多准则评估的雄安新区生态安全格局模拟研究[J].生态学报,2022,第1期
-
王洪涛1,丁晶2,邵元虎1,张卫信1,傅声雷1(黄河中下游数字地理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南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烟台大学环境与材料工程学院).4种蚯蚓肠道微生物对砷毒性的响应差异研究[J].生态学报,2022,第1期
-
白雪莲1,2,乔荣荣3,季树新3,闫志坚4,常学礼3,赵文智1(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临泽内陆河流域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内陆河流域生态水文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鲁东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不同生活型植物非光合部分反射光谱和盖度的关系[J].生态学报,2022,第1期
-
张广帅1,2,吴婷婷3,闫吉顺1,2,孙家文1,2,蔡悦荫1,2,赵全民1,2,于永海1,2,宫玮1,2(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国家环境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整治修复重点实验室;大连指南针海洋工程咨询有限公司).鸭绿江口近岸海域水质环境对冬季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2,第1期
-
刘振中,赵文倩,郭文莉,周忠泽(安徽大学资源与环境工作学院).芡实分区刈割试验对陈瑶湖后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2,第1期
-
李爽1,2,马一丁1,2,付晓1,严岩1,2(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草原生态系统损害鉴定评估体系及管理建议[J].生态学报,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