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延焱1,张晓霞2,郭晓云3(西藏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西藏改则县岩画田野调查[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徐琴(西藏民族大学文学院).现实主义地呈现,理想主义之照耀 ——评周伟团的长篇小说《东山顶上》[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高宝军1,许小晴2,久毛措2(西藏自治区政府办公厅;西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西藏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农牧民收入增长影响研究 ——基于PVAR模型的实证分析[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董慧,王晓珍(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研究[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刘怡春1,王鹿鸣2(西藏民族大学外语学院;陕西中医药大学外语学院).印度陆地边境安全管理困境的根源及其对中印边境安全的影响[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李葆卫(西藏民族大学外语学院).美国“印太战略框架”对中印关系走向的影响研究[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任娟(西藏民族大学外语学院).印度议会语言地位规划提案(1952-2021)探析[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张志昌1,2,王秀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商洛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厘清恩格斯对城乡关系问题的贡献 ——基于马克思恩格斯学术关系的视角[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万姗姗,艾美伶(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后疫情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制度自信教育研究[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蔡秀清1,才让东珠2(西藏大学学报编辑部;国家开放大学西藏学院).西藏高校支撑高原生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周迪(西藏民族大学财经学院).西藏文化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分析[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刘超(西藏民族大学财经学院).西藏资本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影响的实证分析[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马丽,陈飞(西藏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前瞻型环境战略研究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视角[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张传庆,袁东旭(西藏民族大学管理学院).边疆民族地区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影响因素与路径研究 ——一项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赵晓,谢梓菲,杜丽(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藏医药档案类型及其价值研究[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陈若鸿1,曲海2(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美国供应链安全思维的转向及我国的应对[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华林,梁思思,李莉(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视域下西藏档案服务西藏治理研究[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侯希文,石敏(西藏民族大学管理学院).西藏及四省涉藏地区民主改革档案整理的价值与创新[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杨胜利(西藏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从吐蕃人在唐朝的活动看汉藏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王文轩(西藏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羌人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过程中的历史作用[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王万平(大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交往交流交融视阈下白马藏人婚姻制度的变迁研究[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王寅1,黄梦兰2(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西藏党组织建设的发展历程与经验探析[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徐万发1,赵娜娜2(西藏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西藏民族大学图书馆).西藏和平解放时期第一代中共领导集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贡献[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李浩1,卢春宇2(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西藏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清末报刊对西藏建省论的舆论表达及影响[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李荟芹,巩紫婉(西藏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世纪50年代初昌都地区党组织建设工作探析[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李双,杨来发(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民族学院).国家认同与新式教育:西藏班禅驻京办公处附设补习学校的历史考察与思考[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