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鲁生(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民间文艺发展的现代化创构之路 ——两次文艺座谈会的理论与实践导向[J].中国文艺评论,2022,第6期
-
张清民(河南大学文学院省重点基地文艺学研究中心).文艺话语中国学派的模式和道路[J].中国文艺评论,2022,第6期
-
丁国旗(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对“文艺是为什么人的”新认识[J].中国文艺评论,2022,第6期
-
安葵(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一唱雄鸡天下白 ——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J].中国文艺评论,2022,第6期
-
邓凯(中国作家协会).百年文艺道路 两座醒目路标[J].中国文艺评论,2022,第6期
-
王次炤(浙江音乐学院).音乐评论的基本原则 ——学习两个《讲话》的一点体会[J].中国文艺评论,2022,第6期
-
夏潮(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续写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评论新篇章[J].中国文艺评论,2022,第6期
-
路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艺发展道路的历史拓展[J].中国文艺评论,2022,第6期
-
仲呈祥1,何楚涵2(中央文史研究馆;河北大学艺术学院).灯塔光耀八十载 返本开新文艺魂[J].中国文艺评论,2022,第6期
-
董学文(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革命文艺发展道路的开拓[J].中国文艺评论,2022,第6期
-
李屹(中国文联).走好新时代新征程文艺发展道路[J].中国文艺评论,2022,第6期
-
曾繁仁(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试论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产生、发展及其对我国文艺理论的巨大影响[J].中国文艺评论,2022,第6期
-
陈池瑜(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文艺 · 大众 · 时代 ——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J].中国文艺评论,2022,第6期
-
王一川(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现代中国文艺典型范式变迁80年 ——从认知式典型到认知溯洄式典型[J].中国文艺评论,2022,第6期
-
谭好哲(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民族形式 · 批判继承 · 转化创新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同中华优秀传统文艺相结合的历史进程[J].中国文艺评论,2022,第5期
-
张经武,范晨琦(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拼盘电影”的共同体美学 ——以“国庆三部曲”为例[J].中国文艺评论,2022,第5期
-
(星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访指挥家郑小瑛[J].中国文艺评论,2022,第5期
-
胡大平(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两个相结合”推动文艺繁荣的前提和主题[J].中国文艺评论,2022,第5期
-
朱锐(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工具、道具、元道具:人工智能艺术的技术本质及其创新能力[J].中国文艺评论,2022,第5期
-
张晶,解英华(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中华美学精神与当代审美追求结合的重要命题[J].中国文艺评论,2022,第5期
-
王杰(浙江大学传媒与文化学院).中国审美现代性的一个理论特征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艺术创新[J].中国文艺评论,2022,第5期
-
蒋述卓(暨南大学文学院中华文化港澳台及海外传承传播协同创新中心).文化理性与潮汕精神 ——评长篇小说《平安批》的文化书写策略[J].中国文艺评论,2022,第5期
-
岳永逸(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社会建设研究院).《诸仙纪》序:仙话的当代赋意[J].中国文艺评论,2022,第5期
-
陈倩(南开大学文学院).新世纪国产悬疑电影音乐美学探析[J].中国文艺评论,2022,第5期
-
刘文斌(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是学者,也是战士 ——我所接触的文艺理论家程代熙[J].中国文艺评论,2022,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