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李涛.他者视野中的上海:从安东尼奥尼、伊文思到牛山纯一[J].上海文化(文化研究),2021,第3期
  • 李徽昭,李秋南.日常生活、艺术跨界与主体互换[J].上海文化(文化研究),2021,第2期
  • 张瑜.美育与实践、自由关系初探 ——对当前美育中存在的若干问题的反思[J].上海文化(文化研究),2021,第2期
  • 王晓明.何以树人:AI时代的人文教育[J].上海文化(文化研究),2021,第2期
  • 陈昉昊.地方性、文本现代性与“情”:近五年海外现代中国都市文学与文化研究的三个路径[J].上海文化(文化研究),2021,第2期
  • 徐莉茗.溯源与展演:晚清政治小说的“西学东渐” ——读叶凯蒂《晚清政治小说:一种世界性文学类型的迁移》[J].上海文化(文化研究),2021,第2期
  • 刘幸,陈玥.超越文化猎奇:杜威的中国之旅[J].上海文化(文化研究),2021,第2期
  • 刘春.汲取·映照·问道:武侠小说与武侠电影[J].上海文化(文化研究),2021,第2期
  • 王宏图.智慧、虔敬与诗情 ——法国文学断想[J].上海文化(文化研究),2021,第2期
  • 王樱子.“爱噪之城”:城市声音景观中的噪音研究[J].上海文化(文化研究),2021,第2期
  • 姬志海.从“寓言化”“迷宫化”到“故事化” ——残雪中短篇小说的三个关键词[J].上海文化(文化研究),2021,第2期
  • 乐桓宇.软性电影、多边改写和世界主义 ——刘呐鸥的上海电影《永远的微笑》[J].上海文化(文化研究),2021,第2期
  • 李溪.“古物”何以在场? ——以中古时期的“隐几”为中心[J].上海文化(文化研究),2021,第2期
  • 孙云霏.游牧主体与关系伦理 ——布拉伊多蒂的后人类主体理论[J].上海文化(文化研究),2021,第2期
  • 彭敏哲,彭志.图景、效应与空间:近代画报中的粤港城市书写[J].上海文化(文化研究),2021,第1期
  • 胡新宇.从媒体理论到文化技术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来德国理论的一种发展[J].上海文化(文化研究),2021,第1期
  • 黄瑞成.路基阿诺斯《拍卖生活》中的毕达哥拉斯[J].上海文化(文化研究),2021,第1期
  • 邵亦杨.身体,权力,主体 ——福柯论艺术[J].上海文化(文化研究),2021,第1期
  • 王圣.《三十而已》的大女主欲望法则与女性主义寓言[J].上海文化(文化研究),2021,第1期
  • 严锋.游戏化生存:未来的艺术与艺术的未来[J].上海文化(文化研究),2021,第1期
  • 林静声.隐匿的现代性精神 ——读陈建华《紫罗兰的魅影:周瘦鹃与上海文学文化,1911—1949》[J].上海文化(文化研究),2021,第1期
  • 朱鸿召.新时代人民文艺发展繁荣的逻辑与路径[J].上海文化(文化研究),2021,第1期
  • 吴诗琪(复旦大学中文系).“生活美学与身体行动高峰论坛”综述[J].上海文化(文化研究),2021,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5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