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迅成1,雷圆媛2,罗文3(广西大学海洋学院党总支;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团委;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KAP理论下高校研究生健康教育中的传播策略探析[J].文化与传播,2021,第3期
-
冯菊香,邵嫚嫚(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环保广告对消费者绿色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J].文化与传播,2021,第3期
-
王仕勇,贾浩伟(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列宁“红榜黑榜”思想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典型报道政策的影响[J].文化与传播,2021,第3期
-
王欢妮,尹潇(重庆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重庆市小学生新媒介素养教育调查研究 ——以重庆市小学微信公众号数据为分析对象[J].文化与传播,2021,第3期
-
李红满(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鲁迅杂文在当代美国的翻译与跨文化传播 ——以《灯下漫笔》为考察中心[J].文化与传播,2021,第3期
-
谢金娇(桂林旅游学院).民族艺术经典的建构与传播 ——歌舞剧《刘三姐》①60年的命运轨迹与启示[J].文化与传播,2021,第3期
-
李冰(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语用学视角下南宁市城市形象宣传语研究[J].文化与传播,2021,第3期
-
陈长松(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学院).移动的个体空间:基于三元空间理论的移动传播空间分析[J].文化与传播,2021,第3期
-
郭辉(井冈山大学人文学院).地方治理视野下的县域融媒:动因、功能与路径[J].文化与传播,2021,第3期
-
朱晓军1,2,王雪勤3(新疆大学外国语学院;新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院;新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吉尔吉斯斯坦民众对中国文化符号的认同度分析 ——基于2019年吉尔吉斯斯坦人对中国文化认知调查[J].文化与传播,2021,第3期
-
黄成湘,吕佳悦(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非遗保护视野下刘三姐歌谣传承和发展再探索 ——以日本能乐的传承模式为借鉴[J].文化与传播,2021,第3期
-
李绘盈(中共崇左市委党校党史党建与法学教研室).浅析新时代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的着力点[J].文化与传播,2021,第3期
-
牛凤鸣(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华社进京前在西柏坡集结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J].文化与传播,2021,第3期
-
赵代君(长江日报报业集团城区部).对当前新闻传播教育进行建设性思考 ——评张昆的《新闻传播教育导论》[J].文化与传播,2021,第3期
-
刘书宁(广西大学).广西文化创意设计《“纹”化色自信》[J].文化与传播,2021,第3期
-
白玲.广西文化艺术中心《韵律》[J].文化与传播,2021,第3期
-
《文化与传播》编辑部(《文化与传播》编辑部).《文化与传播》投稿须知[J].文化与传播,2021,第3期
-
粟锋(湖南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防科技大学).“饭圈文化”对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挑战及其规制[J].文化与传播,2021,第2期
-
陈蕾(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生态话语建构 ——以中方在联合国气候行动峰会上的发言为例[J].文化与传播,2021,第2期
-
陈丽娟1,岳子莹1,2(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英国切斯特大学商学院).英国公民器官捐献社会动员策略研究[J].文化与传播,2021,第2期
-
王大山(重庆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纪录片《英雄儿女》与集体记忆建构[J].文化与传播,2021,第2期
-
覃哲1,郑权2(广西大学气候与健康传播研究中心;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气候变化健康风险传播第三人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文化与传播,2021,第2期
-
胡晓菲(山东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媒介化视角下的“好粉丝”形象研究[J].文化与传播,2021,第2期
-
徐仁萍1,林进桃1,2(云南大学新闻学院;云南大学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论纪实影像中艾滋病感染者的污名化呈现[J].文化与传播,2021,第2期
-
吴梓添(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网络自缚:90后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媒介依赖与数字隔离[J].文化与传播,2021,第2期
-
王灿(武汉轻工大学管理学院).行动者网络视野下晚清海关疫情资讯的传播与应用 ——以《海关医报》《北华捷报》为中心的考察[J].文化与传播,2021,第2期
-
王伊如(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圈层破壁、抵抗弱化、走向中心:“粉丝”亚文化主流化转向研究[J].文化与传播,2021,第2期
-
梁玛丽(中国艺术研究院).国产主旋律电影的传播特点与策略探析[J].文化与传播,2021,第2期
-
范斌(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媒介与空间:山水画、山水诗空间表现比较论析[J].文化与传播,2021,第2期
-
郑博临(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我国科学传播研究的脉络演进(1998-2020)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J].文化与传播,2021,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