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方睿,彭静,张晓亮(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传承创新、服务行业,切实培养新时代气象事业的建设者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工作简介[J].Advances in Meteor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21,第4期
  • 王春竹.AMS词汇[J].Advances in Meteor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21,第4期
  • 胡雪飞,姜林琳,刘霜(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成信之魂,薪火相传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建校70年发展掠影[J].Advances in Meteor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21,第4期
  • 周激流,余敏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党委;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成于大气 信达天下[J].Advances in Meteor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21,第4期
  • 许小峰.主编语[J].Advances in Meteor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21,第4期
  • 王春竹.地形云[J].气象科技进展,2021,第4期
  • 陈权亮,李麒(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继往开来谋发展,砥砺奋进再扬帆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介绍[J].Advances in Meteor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21,第4期
  • 张福贵1,2,舒毅1,3,唐佳佳1,魏洁1,罗赞1(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大气探测重点开放实验室;福建省泉州市气象局).天气雷达定标、测试与故障诊断技术发展与趋势[J].Advances in Meteor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21,第4期
  • 范广洲,吕世华,华维,朱克云,张永莉,赖欣(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联合实验室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青藏高原地—气水热交换特征及影响研究综述[J].Advances in Meteor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21,第4期
  • 关敏,张甲珅,姚依欣(中国气象局气象卫星工程管理办公室;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提升风云气象卫星服务能力,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2020年风云气象卫星用户大会综述[J].Advances in Meteor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21,第4期
  • 王富,陆其峰,倪卓娅(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测量和定标重点开放实验室,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际气象卫星协调组织(CGMS)统筹气象卫星系统建设的重要计划[J].Advances in Meteor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21,第4期
  • 李扬1,2,刘玉宝1,2,许小峰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精细化区域地球模拟和信息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基于深度学习改进数值天气预报模式 和预报的研究及挑战[J].气象科技进展,2021,第3期
  • 张琴1,张利平1,2,邓瑶3,王书霞1,肖宜1,2(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海绵城市建设水系统科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气候模式与水文模拟关键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J].气象科技进展,2021,第3期
  • 黎慧琦1,2,张大林2,3(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美国马里兰大学大气海洋系).中小尺度对流系统的高分辨率 数值模拟近况和未来挑战[J].气象科技进展,2021,第3期
  • 姚秀萍1,2,马嘉理1,2,3,刘俏华1,2,高媛4(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暴雨监测预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夏季降水研究进展[J].气象科技进展,2021,第3期
  • 陈昊明,李普曦,赵妍(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气候与气候变化研究所).千米尺度模式降水的检验评估进展及展望[J].气象科技进展,2021,第3期
  • 李国平(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青藏高原天气动力学研究的新进展[J].气象科技进展,2021,第3期
  • William Blumen,Warren M.Washington1,马玲2,赵宇烽2(国家科学院;外事服务中心).1949—196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大气动力学和数值天气预报方面的研究状况[J].气象科技进展,2021,第3期
  • 邹晓蕾(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资料同化和应用联合中心).MPAS动力框架和伴随模式简介以 及未来扩展和应用[J].气象科技进展,2021,第3期
  • 胡皓,翁富忠(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卫星微波大气遥感温湿廓线及应用进展[J].气象科技进展,2021,第3期
  • 靳军莉1,周青1,张勇1,荆俊山1,姚波1,颜鹏1,张国庆2,马志强3,宋庆利4,马千里5,江初6,李邹,王建林7,王凯8(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京津冀环境气象预报预警中心;黑龙江龙凤山国家大气本底站;浙江临安国家大气本底站;云南迪庆州气象局;新疆阿克达拉区域大气本底站;湖北省金沙大气本底站).新形势下我国大气本底观测研究型业务发展概述[J].气象科技进展,2021,第3期
  • 张晓美1,李文静1,黄蔚薇2,王也2(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华风气象传媒集团).冬奥会观赛公众气象服务需求分析[J].气象科技进展,2021,第3期
  • 陈超辉1,王勇2,何宏让1,陈祥国1,庄潇然3,姜勇强1(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奥地利气象局;江苏省气象台).随机物理集合预报研究进展[J].气象科技进展,2021,第3期
  • 吕晓敏1,2,周广胜1,2(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固城农业气象野外科学试验基地).中国生态与农业气象研究进展[J].气象科技进展,2021,第3期
  • 胡启元1,2,戚友存3,4,王楠1,朱自伟3,4(陕西省气象台;秦岭和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气象重点实验室陕西省气象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基于SRTM地形数据的天气雷达电磁波 非常规遮挡回波补偿技术研究[J].气象科技进展,2021,第3期
  • 申乐琳1,何金海2,杨雪1(国家气候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基于国内文献计量的古季风演化历史评述[J].气象科技进展,2021,第3期
  • 孙楠1,王卓妮2,刘怀玉2(中国气象报社;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中国气象服务百年内涵演变[J].气象科技进展,2021,第3期
  • 李俊1,张鹏2,3,陈林2,3,韩威4,陆其峰2,3,巩欣亚2,3,王培1,李正龙1(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气象卫星创新中心;中国气象局数值预报中心).观测系统模拟和评估:进展及展望[J].气象科技进展,2021,第3期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共有8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