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殷鸿福1,2,喻建新1,2,罗根明1,2,宋海军1,2,徐珍2(中国地质大学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地史时期生物对冰室气候形成的作用[J].地球科学,2018,第11期
  • 曾斌1,韦晓青2,邹胜章3,李录娟3,黄荷1(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武汉中地格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西南表层岩溶带土壤中砷的迁移规律实验与模拟[J].地球科学,2018,第11期
  • 潘峰1,郭占荣1,刘花台2,王博1,李志伟1,庄振杰1(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潮滩沉积物-水界面磷、铁的高分辨率分布特征及生物地球化学行为[J].地球科学,2018,第11期
  • 任影1,钟大康2,柳慧琳3,梁婷2,孙海涛2,高崇龙1,郑晓薇2(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河北省地球物理勘察院).渝东地区寒武系第四阶龙王庙组古环境演化的稳定同位素与主、微量元素证据[J].地球科学,2018,第11期
  • 郭春涛1,2,3,高剑2,4,李忠2(山西大同大学建筑与测绘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大庆油田人才开发院;北京市地热研究院).塔里木盆地西北缘四石厂地区下二叠统沉积与物源记录及其反映的构造演化[J].地球科学,2018,第11期
  • 刘林敬1,2,3,李长安1,4,介冬梅5,6,张茹春7,8,王江永5,张玉芬1,毛欣2,3,姜高磊2,3,王盼丽2,3(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第四纪年代学与水文环境演变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东北师范大学植被生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北省科学院地理科学研究所;河北省地理信息开发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晚全新世以来安固里淖气候演变的植硅体记录[J].地球科学,2018,第11期
  • 王德良1,梅廉夫1,刘云生2,吴路路1,闵才政3,罗劲2(中国地质大学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伸展型复合盆山体系下江汉盆地中、新生代幕式沉降与迁移[J].地球科学,2018,第11期
  • 谢树成,殷鸿福,刘邓,邱轩(中国地质大学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再谈古生物学向地球生物学的发展:服务领域的拓展与创新[J].地球科学,2018,第11期
  • 杨桂芳1,陈正洪2,张慧娟1,贾晴1(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宁晋泊晚更新世以来气候变化的正构烷烃分子记录[J].地球科学,2018,第11期
  • 宋虎跃,童金南,杜勇,宋海军,田力,楚道亮(中国地质大学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早三叠世海洋异常的碳-氮-硫同位素记录[J].地球科学,2018,第11期
  • 葛孟琰1,马瑞1,2,孙自永1,2,龙翔1,邢文乐1,王烁1,尹茂生1(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中国地质大学盆地水文过程与湿地生态恢复学术创新基地).高寒山区河水与地下水相互作用的温度示踪:以黑河上游葫芦沟流域为例[J].地球科学,2018,第11期
  • 岳勇1,2,田景春1,赵应权1,王明3,谢佩宇4(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塔里木盆地和田古隆起对奥陶系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J].地球科学,2018,第11期
  • 胡泉旭1,王先彦1,孟先强2,刘全玉3,鹿化煜1(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安康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青藏高原东北部黄土次生碳酸盐氧同位素的古气候意义[J].地球科学,2018,第11期
  • 潘钊1,孙自永1,2,马瑞1,2,常启昕1,胡雅璐1,刘源3,王旭4(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中国地质大学盆地水文过程与湿地生态恢复学术创新基地;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黑河上游高寒山区降雨-径流形成过程的同位素示踪[J].地球科学,2018,第11期
  • 由雪莲1,贾文强2,徐帆1,刘仪1(中国地质大学海洋学院;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铁白云石矿物学特征及原生次生成因机制[J].地球科学,2018,第11期
  • 赵相宽1,史晓颖1,2,王新强1,2,汤冬杰2,3(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地质大学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科学研究院).寒武纪早期海洋阶段性氧化驱动早期后生动物多样化进程[J].地球科学,2018,第11期
  • 崔宇驰1,曹立成1,乔培军1,陈淑慧1,2,庞雄2,邵磊1(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海油深圳分公司研究院).南海北部古近纪沉积物碎屑锆石U-Pb年龄及物源演化[J].地球科学,2018,第11期
  • 秦养民1,2,3,巩静1,顾延生2,3,薛建涛1,2,向成玉4,吴未华4,葛继稳2,3(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湖北省湿地生态与环境恢复重点实验室;湖北省二仙岩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鄂西亚高山泥炭地有壳变形虫生态监测及对水位的指示意义[J].地球科学,2018,第11期
  • 王志宏1,2,杨文强1,2,周岱1,牛志军1,2,何垚砚2,3,宋芳1,2(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古生物与生命-环境协同演化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调查研究院).云开地块东缘寒武系-泥盆系不整合界面上下的碎屑 锆石U-Pb年代学记录及对物源转换的响应[J].地球科学,2018,第11期
  • 张再天1,孙亚东2,赖旭龙3(中国地质大学海洋学院;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北拜仁州地质中心;中国地质大学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地区晚三叠世卡尼期牙形石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2018,第11期
  • 杨渭林,向武,汪亦柳,刘煜(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泥炭沼泽源酚酸对铁有机复合体的溶解作用及其环境意义[J].地球科学,2018,第11期
  • 李春卉1,顾松竹2(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二叠纪节房虫类高阶分类现状、过去和未来[J].地球科学,2018,第11期
  • 李亚1,2,纪占胜3,武桂春1,姚建新1,王玉净2(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地层与古生物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资源地层学与古地理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西藏南羌塘盆地中三叠世座倾错组 放射虫动物群及其地层学意义[J].地球科学,2018,第11期
  • 江海水1,2,陈龑1,2,刘芬1,2(中国地质大学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贵州海相拉丁阶-卡尼阶界线研究展望[J].地球科学,2018,第11期
  • 高超1,于晓果2,杨义3,杨欢3,吕晓霞3,阮小燕1(中国地质大学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白令海陆架区柱样沉积物脂类分子特征及其气候变化响应[J].地球科学,2018,第11期
  • 金明哲1,2,杨正赫1,2,彭澎2,3,张志越2,3,朴贤旭1,卞创男4,朴雄1,郑哲寿1,翟明国2,3(朝鲜国家科学院地质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平城煤工业大学).朝鲜平南盆地寒武系黄州群和法洞群的碳同位素漂移事件[J].地球科学,2018,第11期
  • 楚道亮1,2,缪雪3,吴玉样3,郭文伟3,舒文超3,童金南1(中国地质大学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陕西渭北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叶肢介化石及其地层对比[J].地球科学,2018,第11期
  • 马舒慧1,彭红霞1,2(中国地质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巫山黄土微生物四醚膜脂分布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J].地球科学,2018,第11期
  • 吕洲1,王玉普2,李莉1,张文旗1,顾斐1,张洋1,于利民3,林晓海3(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公司).孔喉半径对松辽盆地南部青—段特低—超低渗透储层质量的控制作用[J].地球科学,2018,第11期
  • 王瀚1,肖异凡1,张宁1,蒋杨1,孙曦1,何卫红1,2(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南盘江盆地北部二叠纪末放射虫动物群与古水深[J].地球科学,2018,第11期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5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