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楠1,杨威1,苑保国2,戴鑫2,王小丹1,武赛军1,马石玉1,谢武仁1,张光武1,裴仰文3(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四川盆地喜马拉雅期张扭性断裂构造特征及形成机制[J].地球科学,2021,第7期
-
王雨婷1,李俊霞1,2,3,薛肖斌1,2,田小伟4,迟秀成4(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中国地质大学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盆地水文学与湿地生态恢复实验室;河北省地矿局第四水文工程地质大队).华北平原与大同盆地原生高碘地下水赋存主控因素的异同[J].地球科学,2021,第1期
-
曹鹏,黎应书,李宗亮,巴仁基,张世涛(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西藏昌都白格滑坡斜坡地质结构特征及成因机制[J].地球科学,2021,第9期
-
戴磊,王贵玲,何雨江(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学院;自然资源部地热与干热岩勘查开发技术创新中心).基于分形理论研究土壤结构及其水分特征关系[J].地球科学,2021,第9期
-
焦养泉1,2,吴立群1,2,荣辉1,2,张帆1,2(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盆地铀资源概述[J].地球科学,2021,第8期
-
田恩源1,2,龚大兴1,2,赖杨1,2,邱小龙3,谢华4,田康志5(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稀土资源应用技术创新中心;贵州省地矿局113地质队;四川省核工业地调院;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贵州威宁地区沉积型稀土含矿岩系成因与富集规律[J].地球科学,2021,第8期
-
周立宏,陈长伟,韩国猛,杨飞(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分公司).陆相致密油与页岩油藏特征差异性及勘探实践意义:以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为例[J].地球科学,2021,第2期
-
王秀娟1,2,靳佳澎1,2,郭依群3,李杰4,李元平4,钱进1,2,王彬5,周吉林1(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中石油集团杭州地质研究院).南海北部天然气水合物富集特征及定量评价[J].地球科学,2021,第3期
-
徐先兵,梁承华,陈家驹,徐亚东(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南岭构造带基础地质特征与成矿地质背景[J].地球科学,2021,第4期
-
温韬,张馨,孙金山,贾永胜,郎珉,贾文君,李德成,孙莉霞,唐辉明(江汉大学爆破工程湖北省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岩土钻掘与防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基于峰前和峰后能量演化特征的岩石脆性评价[J].地球科学,2021,第9期
-
曾邯斌1,苏春利1,谢先军1,潘洪捷2,纪倩楠1,陶彦臻1(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河套灌区西部浅层地下水咸化机制[J].地球科学,2021,第6期
-
任磊1,2,朱颖1,崔天麟1(郑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盾构超近距离侧穿铁路桥桩保护方案探讨[J].地球科学,2021,第6期
-
孙珍1,2,3,4,李付成1,2,3,林间1,2,3,孙龙涛1,2,庞雄5,郑金云5(中国科学院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南海海洋研究所南海生态环境工程创新研究院;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中国-巴基斯坦地球科学研究中心;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中海石油深海开发有限公司).被动大陆边缘张-破裂过程与岩浆活动:南海的归属[J].地球科学,2021,第3期
-
张森琦1,李旭峰1,宋健1,文冬光1,李志伟2,黎敦朋3,程正璞1,付雷1,张林友1,冯庆达1,杨涛1,牛兆轩1(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福州大学紫金矿业学院).共和盆地壳内部分熔融层存在的地球物理证据与干热岩资源区域性热源分析[J].地球科学,2021,第4期
-
李星波,季军良,曹展铭,王朴,吴武军,孙玲(中国地质大学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采油五厂;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柴达木盆地北缘古-新近纪河湖相沉积物颜色的气候意义[J].地球科学,2021,第9期
-
贺秋华1,2,3,余德清2,3,余姝辰1,2,4,李长安1,2,罗伟奇3,杨柳1,邹娟3(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洞庭湖区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省自然资源事务中心;国土资源评价与利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三峡水库运行前后洞庭湖水资源量变化[J].地球科学,2021,第1期
-
唐旭1,2,李金华1,2(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与行星物理重点实验室电子显微镜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研究院).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新进展及其在地球和行星科学研究中的应用[J].地球科学,2021,第4期
-
朱喜1,2,王贵玲2,马峰2,张薇2,张庆莲3,张汉雄2(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地热与干热岩勘查开发技术创新中心;河北地质大学资源学院).太行山-雄安新区蓟县系含水层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J].地球科学,2021,第7期
-
郝慧珍,顾庆,胡修棉(南京大学软件学院;南京工程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基于机器学习的矿物智能识别方法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球科学,2021,第9期
-
孟晖,张若琳,石菊松,李春燕(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地质环境安全评价[J].地球科学,2021,第10期
-
刘兴旺1,2,吴赵3,梁明剑4,何文贵1,2(甘肃兰州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地震局兰州岩土地震研究所;北京震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四川省地震局).嘉峪关断裂古地震活动特征及其强震危险性影响[J].地球科学,2021,第10期
-
杜家元,张向涛,刘培,罗明,张琴,姚佳利,王绪诚,梁杰(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古近系“源-汇”系统分类及石油地质意义[J].地球科学,2021,第10期
-
马欣悦,王梨名,祁昆仑,郑贵洲(中国地质大学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基于多尺度循环注意力网络的遥感影像场景分类方法[J].地球科学,2021,第10期
-
阎春波1,2,3,李姜丽2,4,程龙1,2,3,赵璧2,4,邹亚锐2,4,牛东毅1,2,3,陈刚2,4,方子晨5(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中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古生物与生命-环境协同演化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地质科学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鄂西早三叠世南漳-远安动物群地层分布特征[J].地球科学,2021,第1期
-
于俊杰1,彭博1,兰佑2,武彬1,王继龙1,丁大林1,3,劳金秀1,李帅丽4,戴璐4(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福建省第四地质大队;中国海洋大学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宁波大学昂热大学联合学院).孢粉证据揭示MIS5a以来福建东北沿海地区人类活动、海平面及气候变化[J].地球科学,2021,第1期
-
李杰1,2,3,张丽鹏3,宋明春4,梁金龙5,李世勇6,宋英昕7,鲍中义4,丁正江8(河北地质大学河北省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河北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深海研究中心;山东省第六地质矿产勘查院;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山东省物化探勘查院;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胶东水旺庄金矿床成矿机制:来自S-H-O同位素和流体包裹体的制约[J].地球科学,2021,第5期
-
杨昕1,唐菊兴2,杨宗耀3,谢富伟4,郝金月4,吴鑫4,宋壮壮4(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西藏斯弄多地区晚白垩世埃达克岩:岩石成因及成矿潜力指示[J].地球科学,2021,第5期
-
涂城,张少兵,苏克,梁婷(中国科学院壳幔物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肥东杂岩锆石U-Pb年龄和Lu-Hf同位素:对扬子克拉通统一结晶基底的限制[J].地球科学,2021,第5期
-
徐雨潇1,郑天亮2,高杰2,邓娅敏1,蒋宏忱3(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调查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江汉平原浅层含水层中土著硫酸盐还原菌对砷迁移释放的影响[J].地球科学,2021,第2期
-
陈钰1,2,3,雷琨1,2,3,杜尧1,2,3,马腾1,2,3(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中国地质大学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地质环境修复技术创新平台培育基地).沉湖湿地近50年退化过程识别[J].地球科学,2021,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