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斐(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革命道路与理论范式——爱德华·P·汤普森与佩里·安德森的论争及其实质[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2,第1期
-
沈尤佳(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国民经济学贫困思想的批判[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2,第1期
-
宋学勤1,2,卫玮岑1(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三个历史决议的时代价值与未来导向[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2,第1期
-
湛风涛(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教学与研究中心).中国共产党教育培训的早期探索[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2,第1期
-
庄忠正(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再论《资本论》的“科学性”[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2,第1期
-
杨宗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学术出版中心).认知情感论背景下的理性愤怒——纳斯鲍姆愤怒理论述评[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2,第1期
-
郑师渠(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近代思想论争——从傅斯年、顾颉刚到费孝通、白寿彝[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2,第1期
-
戚裴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学术研讨会召开[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