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立东(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汉代郑州的“薄亭”与“亳聚”[J].中原文化研究,2021,第1期
-
江凌(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文化产业管理系).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交流互鉴的共情效应[J].中原文化研究,2021,第1期
-
汤勤福(上海师范大学).金朝“民族”礼仪与“汉化亡国说”辨误[J].中原文化研究,2021,第1期
-
段友文,王子仙(山西大学文学院).晋豫风后神话传说的历史嬗变与文化记忆[J].中原文化研究,2021,第1期
-
刘运好(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回归历史原点:再论曹操[J].中原文化研究,2021,第1期
-
刘成群,高云鹏(北京邮电大学人文学院).许有壬与元代北方学统的建构[J].中原文化研究,2021,第1期
-
魏继印(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河南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早期夏文化和夏初历史[J].中原文化研究,2021,第1期
-
何向向(西北大学文学院).网络直播中女性媒介形象的反思与建构[J].中原文化研究,2021,第1期
-
金民卿(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党委;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具体总体性[J].中原文化研究,2021,第1期
-
吴灿新(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广东行政学院)).《左传》的政治伦理思想探析[J].中原文化研究,2021,第1期
-
尹荣方(上海海关学院).《诗经·蒹葭》与上古学宫、学官礼制[J].中原文化研究,2021,第1期
-
陈喜波(北京物资学院大运河研究院).明北京城中轴线形成原因探析[J].中原文化研究,2021,第1期
-
胡大雷(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先秦时期“土宜”的运用与移风易俗 ——兼论“土宜”与“立言”的关系[J].中原文化研究,2021,第1期
-
马银琴(清华大学中文系).殷周祭祖礼的因革与《周颂》的礼乐性质[J].中原文化研究,2021,第1期
-
韩星(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考论及其意义[J].中原文化研究,2021,第1期
-
易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禹羌华夏说[J].中原文化研究,2021,第1期
-
(中原文化研究杂志社).本刊启事[J].中原文化研究,2021,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