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张玉锴1,2,阎凯3,李博3,黎李杨4,杨松1,2,普建丹1,王楚燕1,杨国东1,张川1,2,5(云南农业大学水利学院;自然资源部云南山间盆地土地利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云南远科土地整治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与乡村振兴研究中心).中国土壤重构及其土水特性研究进展[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23,第3期
  • 何海龙1,2,齐雁冰1,吕家珑1,2,彭佩佩1,晏梓然1,唐子茜1,崔珂1,张恺玥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农业农村部西北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土壤质地分类系统的发展与建议修订方案[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23,第3期
  • 沈佳丽1,陈颂超2,胡碧峰3,李硕1(华中师范大学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江西财经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基于机器学习的江汉平原土壤有机碳预测及制图[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23,第3期
  • 陶焱金1,井凌琨1,王琪1,胡江鹏2,杜森2,万亚男1(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田土壤污染防控与修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锌肥施用对我国小麦籽粒锌含量的影响[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23,第3期
  • 阎仲康1,曹银贵1,2,李志涛3,刘孝阳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自然资源部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生态环境部土壤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技术中心).内蒙古东部草原区矿山生态修复研究:关键技术与减碳路径[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23,第3期
  • 彭瑞雪1,2,朱建强1,吴启侠1,乔月1,周乾顺1,范楚江1,段小丽2,杨利2(长江大学农学院/湿地生态与农业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不同氮肥运筹对直播稻田氮素损失与利用的影响[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23,第3期
  • 董婷1,杨朝现1,杨璇2,信桂新3,魏朝富1(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四川省耕地质量与肥料工作总站;长江师范学院武陵山片区绿色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基于“三生”功能协调的山地丘陵区土地综合整治分区——以重庆市江津区为例[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23,第3期
  • 韩海彬,赵慧欣(天津商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农业技术进步是否偏向节约土地:基于农业投入偏向型技术进步的测度[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23,第3期
  • 黄茂兵1,杨二鹏2,邓渠成3,4,陈泉亨5(广西壮族自治区乐业县人民政府;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乡村振兴和水库移民工作局;广西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县域绿色发展与改革试点的集成探索及其对策研究——以广西乐业县为例[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23,第3期
  • 张海红1,石岩松1,崔文杰1,王予頔1,秦莉2,端正花1(天津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安全工程学院;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微塑料对农田污染物迁移的促进作用[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23,第3期
  • 刘旭辉1,2,白云岗2,柴仲平1,张江辉2,江柱2,丁邦新2,3,张超1,2(新疆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新疆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典型绿洲灌区棉田土壤盐分多光谱遥感反演与季节差异性研究[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23,第3期
  • 付凯1,2,高红杰1,李发东3,4,吴坤5,张秋英1,李兆1,3,毛珊珊1,2,李曹乐1,王健祺3(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茂名市生态环境局).典型农业区河流水质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23,第3期
  • 钱九盛1,谢文逸1,何中华2,刘晓雨1,张旭辉1,郑聚锋1,李恋卿1,潘根兴1(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苏州太龙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施用生物质炭对桃园土壤肥力及黄桃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23,第3期
  • 毕莉艳,李元,李博,李明锐,王吉秀,秦丽(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镉胁迫对伴矿景天细胞壁多糖果胶组分及其果胶甲酯酶的影响[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23,第3期
  • 范影影1,朱洪芬1,刘慧芳1,毕如田1,2(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大同黄花产业发展研究院).基于面向对象分割的耕地集中连片经营分布提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大同市云州区四乡镇为例[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23,第3期
  • 张大庚,栗杰,姚忠丽(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不同形态大气铅沉降对茄苗生长和铅积累特征影响[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23,第3期
  • 曾雯,胡旺,杨子彧,张玉平(湖南农业大学资源学院,农田污染控制与农业资源利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施用南荻生物炭对水稻养分利用特征的影响[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23,第3期
  • 徐长春1,熊炜1,刘婕2(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华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农业面源专项服务绿色发展的主要成效与机制探索[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23,第3期
  • 雷雲翔1,2,陆思豪1,应晓成1,2,沈新平1,2,蒋敏1,2(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扬州大学农学院;江苏省粮食作物现代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扬州大学).不同间作方式对玉米/大豆的光合性能、产量和土壤微生态特征的影响[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23,第3期
  • 郭军康1,赵隽隽1,李怡凡1,刘洵1,刘甜1,牛育华2,3,李祥1(陕西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陕西省腐植酸农业生态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研究进展[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23,第2期
  • 常媛媛1,刘俊娜1,马静2,于昊辰1,陈浮1,2(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干旱半干旱区耕地非粮化空间格局及驱动因素[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23,第2期
  • 王书停1,2,李文广1,2,蔡慧芳1,2,马龙1,2,王楷1,2,李紫燕1,2,翟丙年1,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农业农村部西北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旱地冬小麦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23,第2期
  • 温美娟,杨思存,王成宝,霍琳(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节水农业研究所).深松和秸秆还田对灌耕灰钙土土壤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23,第2期
  • 宋佳琳1,2,王慧2,刘红梅2,张飞雪1,2,张海芳2,杨殿林2,赵建宁2(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农业农村部产地环境污染防控重点实验室/天津市农业环境与农产品安全重点实验室).保定市清苑区外来入侵植物及其入侵风险评估[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23,第2期
  • 马凯,王效昌,谢嘉慧,高丽(烟台大学海洋学院).沉积物解磷菌的研究进展:分布、解磷能力及功能基因[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23,第2期
  • 郎立娜,孙正骁,陈元晖,张春燕,张羽,李明堂(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蚯蚓和细菌对秸秆混粪改良苏打盐碱土碳转化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23,第2期
  • 杨祺1,李洁1,李刚1,吴梦莉1,赖欣1,居学海2,张贵龙1(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施氮量对番茄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及氮转化功能的影响[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23,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共有6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