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岑选才1,史丹妮1,钟梦滢1,李诗川2,黄丹慜1,郭霞1(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海南省红树林研究院);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团水虱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构建[J].林业与环境科学,2023,第2期
  • 张凤,向司宇,朱昔娇,蔡梅玲,黄锦荣,黄浩,李显煌,简耀彩(梅州市农林科学院林业研究所/广东省林下特色资源(梅州)开发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不同产地广藿香在梅州地区的引种表现[J].林业与环境科学,2023,第2期
  • 夏征1,莫志安2,孟诗原1,李俊杰2,勾啸1,王晓迪3,李艳玲2,赵志刚1(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广州市生态园林科技协同创新中心;石门国家森林公园;广州景观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树种适应性对山地景观林营建效果的影响[J].林业与环境科学,2023,第2期
  • 温汉平1,陈家裕1,钟雨庭2,钟远芳2,郭彦青3(紫金县生态公益林管理中心;紫金县林业研究所;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外源物质对红锥生根及其生根过程中相关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J].林业与环境科学,2023,第2期
  • 梁政锦1,乐笑玮2,李小双1(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上海市古银杏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林业与环境科学,2023,第2期
  • 吴胜平1,黄华毅2,赵丹阳2,赵奕2,胡铭彪2,吴锡豪2,张心结2(惠东县林业局;广东省森林培育与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8种杀虫剂对榕透翅毒蛾的室内防效[J].林业与环境科学,2023,第1期
  • 张涛1,许涵1,李艳朋1,林明献1,陈巧2,杨繁1,王灵3,何声强3(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海南尖峰岭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尖峰岭分局).热带珍稀树种陆均松幼苗的更新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林业与环境科学,2023,第1期
  • 李建刚1,高其集2,易君文1,江邓国2,王世兵2,唐旭晓1,徐煲铧1,张应中1(广东省森林培育与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广宁县林业科学研究所).18个油茶良种在广东地区早期生长分析[J].林业与环境科学,2023,第1期
  • 张碧媛1,2,李智琦2,阮琳2,潘勇军2,陈国财2,代色平2,冯娴慧1,2(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广州市景观建筑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城市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2种常用的植物滞纳能力测定方法对比研究[J].林业与环境科学,2023,第1期
  • 张豪华,叶强,鲍子禹,陈子銮,羊海军,李薇,俞新华(华南农业大学).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土壤理化性质分析与生态评价[J].林业与环境科学,2023,第1期
  • 李兵1,伍观娣1,连辉明1,林涛2,姚燕飞3,李毅4,詹金婵4,何波祥1(广东省森林培育与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平远县林业科学研究所;广东华清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东森霖造绿有限公司).阴香叶片精油中右旋龙脑含量近红外预测模型构建研究[J].林业与环境科学,2023,第1期
  • 唐尚杰1,2,刘美洁2,黄钰辉3,甘先华3,张卫强3,孙中宇2,尹光彩1,杨龙2(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省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与应用公共实验室/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广东省森林培育与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基于无人机遥感的天然次生林林窗格局与林下生物多样性关系[J].林业与环境科学,2023,第1期
  • 覃其云1,李春宁2,班华忠2,付军2,翟章贵2,唐健1,宋贤冲1(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国家林业局中南速生材繁育实验室/广西优良用材林资源培育重点实验室;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派阳山林场).配方施肥对马尾松人工林生长与针叶营养含量及其土壤肥力的影响[J].林业与环境科学,2023,第1期
  • 周鹏1,2,宋新辉1,徐谙为1,冯学华1(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茶条木种子大小及播种深度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J].林业与环境科学,2023,第1期
  • 李毓琦,吴衍霖,章驰,赵庆(广东省森林培育与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珠三角城市群城间生态缓冲区的空间分布与林分特征分析[J].林业与环境科学,2023,第1期
  • 张明晓1,于森淼2,苗安宁3,李学云3,王洋4(莱西市自然资源局;南水北调中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青岛农业大学;山东正元地质资源勘查有限责任公司地质环境研究院).4个菊花品种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及抗旱性评价[J].林业与环境科学,2023,第1期
  • 王璐鹏,马云,罗民军,梁安,苏志荣,兰天(云浮市消防救援支队).广东省10种典型常绿阔叶林细小可燃物的燃烧特性[J].林业与环境科学,2023,第1期
  • 盘李军1,许涵2,李艳朋2,叶小萍1,谭莎1,吴华俊1,何增丽1(佛山市云勇林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海南尖峰岭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不同树种配置模式对人工林物种和功能多样性恢复的影响[J].林业与环境科学,2023,第1期
  • 董笑懿1,2,许少嫦3,钟育灵4,何波祥2,刘春燕3,李运龙5,李亭潞3,殷祚云1(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园艺园林学院;广东省森林资源保育中心;惠州市国有汤泉林场;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广东省森林培育与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惠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人工乔木群落对薇甘菊的防治效果[J].林业与环境科学,2023,第1期
  • 雷沙1,李忠宝2,肖琳1,吴龙峰1,陈思宇1,魏龙3,殷祚云1(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东省有色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中心;广东省森林培育与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基于MSPA-MCR模型的河源市生态网络构建与优化[J].林业与环境科学,2023,第1期
  • 孙拥康1,汤景明1,王怡1,张宗立2,林华3,冯骏4,蒲元志3(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利川市林业局;恩施市国有大山顶林场;建始县国有长岭岗林场).鄂西山区柳杉人工林全林整体模型研建与应用[J].林业与环境科学,2023,第1期
  • 勾啸1,林泽生2,李乔妹2,何仲坚1,赵志刚1,夏征1(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广州市生态园林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基于“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的生态保护修复研究* ——以广州北部生态涵养区为例[J].林业与环境科学,2023,第1期
  • 彭冠明1,关玉亮2,郑晓钟2,谢威1,陈秀云1,殷祚云2(台山市红岭种子园;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不同地类薇甘菊的危害分析[J].林业与环境科学,2023,第1期
  • 朱刚1,2,尧俊1,何波祥1,梁东成1,蔡燕灵1,张谦1(广东省森林培育与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不同贮藏条件对木荷花粉活力的影响[J].林业与环境科学,2023,第1期
  • 陈发星1,张家栋1,刘日钦1,卢小冬1,王槐文2(广东省乳阳林场;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地形因子对森林林木冰雪灾害的影响[J].林业与环境科学,2023,第1期
  • 许瑞生.植物绘画历史手札[J].林业与环境科学,2023,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2 3 4 尾页 共有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