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伟1,张原婧2(西安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追寻与复归:“精神本原”的重新发现——论徐兆寿的《西行悟道》[J].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23,第1期
-
沈卫威(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傅斯年、许地山、朱自清三封信背后的国家语言战略[J].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23,第1期
-
汪成法(安徽大学文学院).鲁迅与戊戌一代知识人——从《月界旅行》中的康有为诗说起[J].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23,第1期
-
祝星纯(复旦大学中文系).为“沉默的大多数”赋形——论路翎前期小说的文学语言价值[J].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23,第1期
-
丁璐(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传统乡村德治的道德威权及其现代际遇——以《白鹿原》为中心的考察[J].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23,第1期
-
陈捷(南京理工大学).永华影业参加戛纳电影节与内政部电检处相关档案解读[J].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23,第1期
-
童一菲(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朱光潜《诗论》手稿本述略——兼论抗战时期文艺作品的出版[J].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23,第1期
-
杨炀(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抗战时期政治部教导剧团活动考述[J].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23,第1期
-
李晓晓(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戏剧生意”的破产——档案视野下余上沅《戏剧教育》出版史实考论[J].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23,第1期
-
张清芳(河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棋”与“奇”、“吃”与“痴”之间的对照与关联——重析阿城《棋王》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J].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23,第1期
-
徐璐1,杨华丽2(南京大学文学院;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1936:王余杞与梨园公会的义务戏——以《北平的义务戏》为中心的考察[J].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23,第1期
-
许丽宁,贾振勇(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变”与“不变”的三对“关键词”——山东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文学史研究一瞥[J].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23,第1期
-
周循,彭冠龙(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抗战文艺史》与田仲济学术思想的发展——兼谈山东师大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学术传统[J].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23,第1期
-
陈夫龙(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朱德发学术历程研究——以著作为中心[J].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23,第1期
-
张瀚文(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热情的驱动与矛盾——丁玲文学姿态的现代性隐喻[J].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23,第1期
|